2)第189章 增产_重回七七种田养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三齿子,一下端上来三棵。

  “哎呦,这棒槌真不错啊,看看,个头挺好。”

  三齿子一抖搂,三棵棒槌就露出来了,果然白白胖胖的挺水灵,看着就不错。

  别人一听,也都着急了,赶紧抡着三齿子开刨。

  接着,就听见冯超也说,棒槌长的不错、

  做试验田这五十丈棒槌,正好是一个串儿。

  旁边也有人在起参,大家伙儿一听说这边棒槌大,都过来凑热闹。

  还有的人,就从那边拎过来十多棵棒槌做对比。

  一比之下,果然不一样,追肥的要比不追肥的大一圈。

  “行,这些棒槌单独装袋子啊,回去做好标记,单独加工。”

  不光要试验水参产量,还得试验一下做货的出货率,这样才能确定追肥的真正效果。

  许世彦说话必须好使,赵建设几个按照许世彦说的,这五十丈棒槌起出来,都单独装着,麻袋上用笔写上记号。

  到下午干完活,五十丈棒槌正好装了满满当当十一个麻袋。

  早晨上山的时候,带了大杆秤。

  于是几个棒小伙儿过来,找木杆子穿进杆秤的吊环里,秤钩子勾住麻袋。

  两边小伙子抬起木头杆子,麻袋离地,那头有人拨弄着大秤砣,直到秤杆微微抬头,然后报数。

  “九十八斤。”

  这年月的麻袋小,装豆子啥的分量重,装棒槌多数都在一百斤上下。

  十一个麻袋全都过秤,然后去了麻袋的分量,最后算出来,五十丈一共起水参一千斤一百斤多点。

  一麻袋再扣去二斤土,也就是说,平均一丈产二十斤出头。

  而没追肥的那边,最好的也就是一丈起十六斤棒槌。

  这么一对比的话,追肥后,平均每丈棒槌增产四斤左右,达到百分之二十五。

  这个数据已经很厉害了,要是今年这三千丈都追了肥,那产量还了得?

  众人都非常高兴,试验证明,许世彦用豆饼发酵追肥的办法可行,能够有效增加产量。

  这绝对是好消息,值得庆贺。

  众人欢欢喜喜把棒槌装了车,赶着马车下山往回走。

  一到加工厂,还没等卸车呢,于守广就赶紧过来问棒槌的情况。

  秋天太忙了,于守广得坐镇队里,安排各项事务,没时间上山。

  不等许世彦开口,跟着的那些人,就七嘴八舌的说起了棒槌产量的事情。

  尤其是追肥的那五十丈,产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于守广等人一听,高兴的差点儿蹦起来,百分之二十五的增产啊,简直不敢想象。

  “小许,你立了一大功啊,今年秋天栽棒槌,记得一定全都施底肥。”

  于守广都激动的快语无伦次了,作为二大队书记,他最清楚不过,增产代表了什么。

  “于叔,加工厂这头,也得单独做货,咱们还得测试一下追肥后棒槌出货的情况。”

  许世彦看着于守广那高兴的劲头,不想打扰,可有些事必须交代一下。

  “好,好,这事儿交给我了,放心。”

  于守广立刻把加工厂的负责人找来,叮嘱他们一定要分开加工。

  加工厂这边得了于守广的吩咐,知道事情重要性。

  所以单独安排了人手,专门负责这些棒槌的加工,还单独划出一片区域晾晒干货,就连摆货的叉子,都画了记号。

  “书记你放心,这些货肯定不会混,我跟你保证,要是出岔子,伱把我撸下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