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劝说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

  王承恩眼神出现了一刻的飘忽,但很快便恢复了正常,恭顺的回道:“是的,陛下。”

  朱由检起身走到了殿门口,对着外面被阳光照射的有些发白的地面,默默站了许久。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才仿佛想起了什么问道:“南京科考一案有没有什么新消息?文文起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了吗…”

  就在朱由检突如其来的记挂起文震孟时,苏州文宅“药圃”内依水而建的一处小轩“青瑶屿”中,三名穿着儒服的男子正围坐在一张方桌边上,品茶谈话。

  这三名男子分别是,文震孟、姚希孟两舅甥和周皇后的老师陈仁锡。姚希孟一边小心啜饮着手中茶盏中滚烫的茶水,一边则竖着耳朵听着,陈仁锡劝说文震孟接受朝廷任命的话语。

  和文震孟一起长大的他,虽然名分上是舅舅和外甥,但是感情上却情同手足,文震孟待他这个外甥,倒是比对待自己的弟弟更亲近了几分。

  是以当文震孟触怒了皇帝被赶出京城之后,姚希孟就一直在谋求着文震孟的起复一事。在他看来,丢官本到也没什么,但是被皇帝斥责为心口不一的伪君子,这实在是伤了舅舅的脸面了。

  因此,他悄悄的拜托了陈仁锡,走到了宫内皇后的门下,终于给文震孟的起复打通了关节。姚希孟心里倒是明白的很,想要让皇帝认错,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能够让皇帝同意舅舅的起复,那也算是洗去了舅舅头上的不少污名。

  黄立极选他前来传达起复舅舅的诏令,又要求他和舅舅协助周延儒做好南京科考案的善后事宜,虽然他知道这是一个政治交换,但姚希孟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比起复社这些才子的前途,他更看重洗清舅舅的污名。

  然而让他没有预料到的是,他一路上不敢停歇的赶到了苏州,将复起的诏令交给舅舅时,文震孟居然拒绝接受。理由是,他不能不明不白的被革职之后,又不明不白的被起复。

  看着舅舅天真而固执的一定要向皇帝讨个说法,才肯接受诏书的意思,姚希孟也是有些哭笑不得。软磨硬泡也不能让舅舅接受诏书,他不得已之下,只能去请了陈仁锡来做这个说客。

  虽然陈仁锡自己已经不想再返回仕途,一心想要待在家乡做一个富贵闲人,欣赏着苏州故里的市井红尘,享受着江南女子的软语温香。

  不过他心里还是明白的,想要维系自家的富贵生活,这官场上就不能没有朋友。虽说他机缘巧合之下,和当朝皇后结了一个善缘,但是他也知道,这个关系不能多用,而且也只能维持到自己去世之前。

  他那几个儿子都不是什么读书的种子,在他去世之后能够庇护自家的,最好的选择自然还是苏州名门文震孟一系了,因此他才厚着脸皮去向皇后求了一个情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