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2章 沈阳来使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来的阿敏,接到朝廷谕令时还一脸的不相信。阿敏觉得自己后半辈子能够不被软禁在京城,已经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他可没想过还有这样的馅饼掉在自己头上。

  因为这道谕令,笼罩在阿敏头上的阴云终于退去了,而京城那些因此不安的满人也安心了下来。对于崇祯来说,把阿敏从八旗统领的位置挪开,也是眼下防止阿敏反叛的最好方法。也许以前阿敏并无心叛逃,但是随着衮楚克台吉的被杀之后,这事就有些说不好了。

  丰大总督这个职位对于汉人来说是晋升之阶,但是对于一个满人来说,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好职位。毕竟就目前的局势来说,满人是无法晋入内阁的。而不比忠义八旗管理的是投降满人,丰大总督下面的都是汉、蒙官吏,阿敏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像过去那么自由了,当然他也煽动不了任何人叛乱。

  另外,朝廷接下来将对蒙古诸部首领实施进一步的削权,从而把军事权力收归中央。在这个时间点上,让这些蒙古诸部首领把怨气对准政策的实施者丰大总督身上,阿敏的满人身份还是能够替朝廷分担一些怨气的。

  崇祯十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内,京城上下就被这两件事给关注了。除此之外也有一个小插曲,泰宁公主在嫂子娜木钟、苏泰的陪同下入宫向皇后哭诉,表示自己对于衮楚克台吉的叛乱毫不知情,希望这次事件不要牵连到自己。

  泰宁公主和衮楚克台吉虽然是夫妻,但是两人的年岁相差很大,关系也不融洽,所以泰宁公主宁可待在京城,也不愿意去察罕浩特。周后虽然一向不干涉朝中政务,但是面对这个局面也不由向皇帝求其了情来。

  朱由检自然不会搞这样的株连,毕竟这不符合他的价值观,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把叛乱平息下去的,同样也是泰宁公主亲侄子。牵连到泰宁公主身上,无疑会让这些互相之间沾亲带故的蒙古亲贵们人人自危而已。

  令周后出面安抚了这些蒙古贵戚之后,时间终于进入到了崇祯十三年。于此同时,沈阳方面终于派出了求和使者,表示愿意释放被抓的明国商人,希望两国之间恢复到之前的和平状态。

  满清自崇德元年改制之后,黄台吉就把原来的文馆改成了内国史、内秘书,内弘文三院,内国史院掌记注诏令,编辑实录史书,撰拟郊祭祝文诰命册文等事。内秘书院掌起草外交文书及敕谕祭文等。内弘文院掌注释历代行事善恶,向皇帝皇子进讲。

  这内三院已经非常类似于大明的内阁,只不过还没有成为满清的权力中枢,现在只是黄台吉用以牵制六部和满洲八旗亲贵的幕僚机制。

  黄台吉此次派出的使者,正是弘文院大学士希福,这位出身赫舍里氏,隶满洲正黄旗的满人文臣,正是黄台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