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8章 芸芸众生相二十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的娄东二张,张采文名虽著,但是缺乏领袖的才能,担任地方官员之后就显得有些碌碌无为,再无之前在复社中的名望了。至于张溥,虽然文采和组织能力都异于常人,也能让各地士人生起亲近之意,可因为南京科举一案名声大损,眼下又被迫流亡海外,自然无法成为领导士绅们的领袖了。

  再往下数,如吴昌时、陈子龙、杨廷枢等,都只能算是一地士人之领袖,想要扛起江南士绅领袖这面旗帜还早的很。没有了一个令各地士绅共同信服的领袖,他们自然也就难以同一个被皇帝协调一致的朝廷进行对抗了。

  这一事件也可以从侧面验证了,江南文气开始衰落的事实。缺乏了像顾宪成、高攀龙、左光斗这样的硬骨头,江南士绅其实就是一块任意揉搓的面团而已。哪怕这些人主张的政治理念并不正确,但是他们的确是为江南士人撑起了一片天地,从而动摇和打击了阉党在地方上的控制力。

  就在江南士绅们趋向于分崩离析的混乱状态时,湖广这边的士绅却开始依托着先后建成的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形成了湖广地区的思想和文化核心。

  湖南大学自不必说,本身就是从岳麓书院改变而来,向来是湖南地区士子的求学圣地。武汉大学虽然没有岳麓书院这等深厚的底蕴,但自从湖广行省分为湖南、湖北两地,朝廷注入大笔资金整修长江航道和武汉三镇之后,武汉已经成为了长江中部最为重要的贸易口岸。有着地方士绅的捐助,特别是楚王府的乐助,武汉大学虽新,但是校舍建设的却相当不错,位于洪山脚下的校园虽然出了武昌城,但是因为地方幽静且有一营兵丁就在附近驻扎,还是极富有朝气的。

  原本只能依附于江南士绅身后摇旗呐喊的两湖士绅,自这两所大学建成之后,便开始渐渐有了一些独立自主的想法。在江南地区人口繁衍超出了土地承载力之后,面积广大又适合于稻作的两湖地区就成为了江南粮食缺口的重要补给地。

  到了崇祯年间,“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在湖广地区已经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但是湖广虽然成为了大明南方最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可是湖广地区在大明的政坛上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力。难得出了一个张江陵,最终还是被江南士绅们给清算了下去。

  政治和经济上对于江南士绅的依附,都使得湖广地区难有出色的名门望族,而这一缺点到了现在反而倒是成了优势。因为湖广地区的大地主、大士绅较少,于是朝廷对于大地主、大士绅打压的政策,在这一地区遭到反对的倒是不多。

  更何况,之前湖广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宗室手中,而本地宗室被皇帝亲自出手修理了一遍之后,湖广地区的士绅和百姓对于皇帝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