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9章 关于仁义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究没有胆子否认,还是下意识的点头,承认了是自己的主意。

  朱由检这才满意的对着田尔耕说道:“这京城兵变,朕也听说了,大约和勋贵脱不了干系。丰城侯既然是贵族院的院长,自然有义务帮助你理清那些勋贵是可靠的,那些是不可靠的。

  朕就说给你们两位说一个要求,不要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要放纵一个坏人。京城受难百姓重建家园,镇压乱兵的赏赐,安抚京营士兵的费用,都需要从这些幕后主事者身上挖出来。

  当然朕也愿意接受,元勋贵戚们乐施好助,为京城受难百姓捐助的善款。郑芝龙这些刚刚上岸的海盗,就捐助了2万两财物的善款。朕觉得,我大明的勋贵不会不如一个海盗吧?

  此次捐助善款的人员名单,将会竖碑留念,让京城百姓好好记住这些帮助他们的人,丰城侯你可以如实告诉他们。”

  朱由检这种强行摊派的行为,李承祚并不陌生。不过以往都是胥吏摊派小民,而今天却是皇帝向勋贵们摊派。

  李承祚不得不对着皇帝表态道:“臣李承祚愿意乐助3000两,替京城受难百姓重建家园。”

  田尔耕立刻跟上说道:“臣也愿意乐助300两,为京城百姓添些衣物。”

  “你们两个都很不错,这便回去干你们的事去吧。”朱由检挥着手,示意两人就此退下。

  当王承恩送人回来之后,朱由检对着他说道:“派个太监专门管理这些善款,一定要做到有账目可查。另外丰城侯献出的土地,退还他一百顷,剩下的再没入官地。”

  朱由检一边说着,一边看着桌上堆积起来的卷宗。由于改同意为反对之后,司礼监的权力缩减了许多。

  以往内廷和外朝相争时,以拖延或是拒绝批红为手段牵制外朝的方式,显然是失效了。

  一直同都知监争夺主导宫内事务大权的司礼监,在宫内的权力斗争上居于下风了。

  对于都知监压到自己头上,司礼监不少首领太监感到有些吃味,但是二十四衙门改制之后,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了,司礼监想要保住传统地位显然很困难了。

  内廷权力的缩减,最直观的就是,崇祯面前的卷宗需要进行批示的已经不多了,大多数只是给皇帝了解下内阁的处置方式而已。

  朱由检翻阅的非常快速,到了卷宗底部,才发觉是一叠文章。他稍稍扫视了几眼,原来是他要求翰林院及大明时报命题写的文章。

  对于夫子所说的仁义,究竟能达到社会那个阶层。大多数人都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为由”,认为仁义只能施于百姓身上。

  少部分人则更为极端的表示,君王及士大夫的仁义只能施于士大夫身上,连普通百姓都没有资格享受夫子的仁义。

  十多篇文章中,认为官奴婢同样应该得到仁义的恩惠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