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章 陆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们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炮仰角为多少拦截效果最佳?”

  皇帝出的这个题目顿时让下面这些学员们的心凉了半截,这显然还是一道考验文化的题目,只不过套上了所谓战场的外套而已。

  但是这些学员们却无法对此进行抗议,因为这题目切切实实同作战联系的非常的紧密。就算是辽东来的几名军官学员,他们也同样承认,要想同建奴作战,就必须依靠红衣大炮的力量。

  既然要使用大炮对付敌人,那么如何用大炮射击显然就是军官们应该掌握的技能。但是很显然,这些刚刚才进入扫盲阶段尾声的学员们,还是没有办法掌握,这道必须使用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数学题目。

  事实上,军校教官中,除了孙元化等几位教授几何、数学的教官外,大多数教官对于皇帝的问题同样有些不知所措。

  原本还有些不服气的学员们,终于都低下了头,不敢同皇帝的视线接触。

  等待了半天也得不到学员的回应,一旁的孙承宗不得不出声解围道:“既然大家都回答不出陛下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就开始进行考试吧。考试期间不许喧哗,不许交头接耳…”

  朱由检出的这张考卷,他觉得也就是后世小学毕业的水准,大部分都是数学题,还有几道简单的物理、化学题目。

  但是显然他忘记了一件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小学知识的水准是不断上升的。共和国时代的小学毕业水准,已经相当于民国的中学水准,满清时代的大学预科生的水准了。

  对于经历过所谓填鸭式教育的苏长青来说,他认为这份卷子应该会让大部分学员都能合格的程度。但是事实上,能够答完试卷80%内容的学员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也导致了,学员们考试考了一个时辰,教官们批卷子也不过同样用了一个时辰。

  900多名学员中,考了60分的还不到60人,达到80分之上的大约也就10多人。

  不过在这几人中,朱由检却意外的翻到了一个名人的名字,未来的江阴典吏阎应元。看到这个名字,朱由检立刻想起了那首,江阴女子题阎应元绝命诗。

  “腐胬白骨满疆场,八十日带发效忠,

  万死孤城未肯降。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寄语路人休掩鼻,十万人同心死义,

  活人不及死人香。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江阴八十一日,可以说是明末最为悲壮的一次大明百姓的绝死抗争。

  当自诩为道德君子的东林党人们,不是剃发做了满清的顺民,就是毫无作为的以自杀来表现自己的气节的时候,江阴百姓终于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狮子之吼。

  虽然江阴百姓反抗满清的斗争,被同为大明人的汉奸军队所剿灭了,但是依然无损于他们的伟大。

  朱由检怔怔的看着这个名字发了一会呆,终于还是清醒了过来。现在这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