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 四海商行的股东们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传话,他将会给扬州额外增加7名科举名额,用来解决徽商落籍扬州的难题。

  说服了徽州商人之后,崇祯对于剩下的各省代表就没有什么其他想法了。他走马观花的巡视了其他各省商人代表的分会场,并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消息。

  山西商人们颇有些不安,他们隐约知道了皇帝在同其他各省商人代表进行沟通,希望能够通过征收商税的改革方案。这些山西商人们,原本打算在皇帝提出方案时进行哭诉,以此来抗拒现行税收的任何变动。

  他们也做好了准备,如果实在抗拒不了,也要想办法同皇帝交换一些好处。他们甚至于想着要拉上,太原的晋王朱求桂,大同代康王朱鼎渭,向崇祯求情减免山西商人的商税。

  不过显然他们的准备都没来得及用上,皇帝到了山西商人代表的会场,只是简单的问了问代表的名字,随意交谈了几句就离去了,并没有要求他们支持征收商税改革的方案。

  事出反常,则必有蹊跷。山西商人的代表们,在皇帝离去之后,就疯狂的发动自己的关系,试图打探皇帝对之前几省的商人代表们,到底说了些什么。

  他们最主要的,还是想要知道皇帝对于徽商们许诺了什么。然而,以往消息灵通的晋商们,这次却无法打探到确实的消息。即便是一向和山西商人共同进退的陕西商人们,这次也对他们的打探默而不语。

  无计可施的晋商们,只能等待三日后重新召开的商人代表全体大会,从大会上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情报。

  朱由检巡视了晋商的代表分会场,但是却没有听到任何一位代表的名字,是同他记忆中的满清八大皇商相附的,他也就把一点小心思给抛在脑后了。

  崇祯搞定了半个大明的商人代表,却不料他自己认为十拿九稳的北直隶商人代表们,对他的决定反而闹起意见来了。

  这些北直隶商人代表们,事实上都是四海商行的股东。他们对于皇帝要改革征收商税的方案,虽然有些肉疼但是也接受了。

  毕竟大部分的商税,会首先用来建设京畿地区的水利和工矿业,而通过这些京畿的工人们,最终金钱还是要流入到四海商行之内。

  短期内,四海商行的利润受到了一定损失,但是消费人群的增加,却能带给四海商行更多的收益。

  因此在远期收益的诱惑下,他们认可了皇帝征收商税的改革方案。

  但是皇帝现在要把四海商行内的货币兑换业务剥离出来,交给徽商成立什么中央银行,这顿时让这些商人们接受不了了。

  这些四海商行的股东们,原本认为拿着足额成色的银两去兑换自己印刷的纸币,不会是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

  按照他们的认知,拿到纸币的人,一定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兑换成白银,以避免财产遭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