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5章 京城暗流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牵线。”

  朱由检沉默了许久之后,才对着吕琦问道:“京城之中,最近有没有关于东林党人的什么新闻?”

  拱手站立在角落的吕琦就像是一座雕塑一样,听到皇帝的问话后,他顿时复活了过来。

  吕琦小跨了一步,正对着崇祯的面,才开口说道:“最近京中士子中传的最热闹的一件事,是余姚黄尊素长子,现年18岁黄宗羲,跋涉千里来都门诉冤。

  为其父一案,讼魏忠贤、崔呈秀、田尔耕、曹钦程、李实、许显纯、崔应元等人为阉党乱臣。并上疏朝廷,请陛下焚三朝要典,重审东林一案,为东林诸君子正名。”

  “黄宗羲?朕怎么没看到这封上疏?”朱由检不由皱着眉头问道。

  对于这位日后写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等话语的明末大思想家梨洲先生,朱由检还是深感钦佩的。

  吕琦不慌不忙的回答道:“黄宗羲所指认的阉党余孽,个个都身据要职,其中不少官员还是内阁几位阁老的门生故旧。

  特别是三朝要典、东林一案都同内阁黄阁老有关系,这通政司的官员那里敢接他的上疏,只是好言劝慰了他一番,就强行推他出门了。”

  朱由检端正了自己的坐姿,双手互握放在桌上,好奇的问道:“那么他上刑部讼冤,袁尚书是怎么处理的?”

  吕琦回道:“黄宗羲第一次上刑部,袁尚书还亲自接待了他,两人在后堂谈了半个多时辰。

  袁尚书似乎不愿接他的状子,并劝说了他许久,不过好像没有说服他。这两天,黄宗羲都穿着素服,带着草席在刑部门口静坐,不过袁尚书既不接他的状子,也不许差役驱赶他。”

  朱由检开始轻轻敲击起桌面来了,片刻之后他继续问道:“京中应试的举子,难道对这件事就没有反应吗?”

  吕琦低头垂目的回道:“似乎朝中有人去警告过这些士子,不要去声援黄宗羲,且东林党人也在极力安抚。”

  “那么,上次引导这些京城士子讨论仁孝之辩的事,做的怎么样了?”朱由检思考着问道。

  “原本还是挺激烈的,不过自从出现了黄宗羲的事件之后,讨论仁孝的声音反而慢慢消失了。臣以为,似乎有人在士子中间引导舆论,现在连要求朝廷恢复祖制的呼声也小下去了。”吕琦清楚的回答道。

  朱由检突然转头对着王承恩问道:“朕听袁尚书说,刘鸿训这个人勇于任事,有担当。真的是这样的吗?”

  王承恩只是稍稍回忆了下,便说道:“与其说他勇于任事,倒不如说他更喜欢揽权,且好大喜功更为恰当一些。”

  朱由检取过了袁可立的上疏重新看了一遍,便对着王承恩说道:“替朕拟诏,任命刘鸿训为刑部侍郎,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