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3章 一场难以避免的战争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是可以缓解陕西现在旱灾严重的状况。

  但是对于林丹汗和顺义王卜石兔之间的纠纷,我大明倒是不妨口头上支援顺义王,这蒙古人之间打生打死,我大明又何必去插上一脚。

  不管他们谁胜谁败,对于我大明来说,都是蒙古人的势力衰落了,这是一件好事啊…”

  虽然黄立极已经是朝中最有实干精神的官员了,但是对于边墙之外的游牧民族,始终还是没有把他们当成是大明未来的百姓。因此,依然还是代表着,朝中官员的主流看法,蒙古人、建奴都是夷人,可利用而不可亲近。

  黄立极说了半天,但是看着崇祯似乎并不赞成自己的主张,他不由截断了话头,转而征求崇祯心里究竟是如何考虑的了。

  朱由检想了许久才理清了思路说道:“朕以为,大明以往对蒙古各部的市赏之策,已经不适合于现在的关外形势了。”

  黄立极未曾想到,崇祯想了半天居然憋出了这么一句话,他下意识的说道:“陛下,蒙古部族虽然在大明和建奴之间摇摆不定,但是有这个市赏之策,他们贪恋财物之下,还未必能全面倒向建奴。

  可若是取消了市赏之策,臣可以肯定,这些蒙古部落一定会加入建奴,于我大明为敌的。”

  朱由检摇了摇头说道:“朕是说市赏之策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而不是说直接取消市赏之策,也不是说取消了市赏之策就什么也不做了。”

  黄立极迟疑的询问道:“那么陛下究竟想要如何取代市赏之策呢?”

  朱由检踌躇了一会便说道:“昔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富国强兵,方在战国七雄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且古人也曾经说过,海不择细流,故成其大;山不择微尘,故成其高。

  我大明以市赏之策,而蒙古各部依然是朝叛而夕归,对我大明并无敬畏之心。建奴虽然起于穷乡僻壤,但是他们以恩养之策结恩于蒙古各部,再以八旗制度编制驾驭之,蒙人却少有背叛的。

  可见,建奴的恩养之策要强于我大明现在的市赏之策。与其每年花上数十万两的赏赐,而蒙古各部依然与我大明离心离德,不如学习建奴,实施恩养之策,限制蒙古各部自相吞并,不使一部独大,然后纳蒙古于大明版图之内。”

  黄立极顿时大吃了一惊,赶紧劝说道:“陛下,胡人想来朝三慕四,昔日光武帝优待诸羌于关内,而有五胡之乱。唐太宗优待草原各部,方有安史之乱。

  少量的接纳蒙人以为鹰犬,倒是不妨。但是如果大量的接纳他们,恐怕会有居心叵测者,窥探关内啊。”

  朱由检不以为意的说道:“时代已经不同了,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了。连区区建奴都敢于接纳比自己人口更多的蒙古人,难道我大明还不及建奴吗?”

  黄立极劝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