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0章 大国兴衰史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要面临被封禁的下场了。

  虽然皇帝对他们两人说,这本书籍的反响不错,不过两人都清楚,皇帝所言的不错,是指中下层百姓之中的反响。

  对比起言简意赅,语句艰深隐晦的历史典籍。中国简明历史采用的是白话文写作,从左向右的排版方式,加上新式标点符号的运用,和典故的注释方法。

  使得这本书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一本适于阅读,容易理解的历史书籍。就算是识字不多的人,也能大致明白书中的内容。在这个娱乐缺乏的时代,这本书倒成了一本有趣的历史读物了。

  这本书刚开始是打算主要面向京城义务制小学的小学生们的,但是一经发行之后,倒是在京畿附近的童生、秀才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因为在这个时代,治史完全是学者才能涉足的一门专业。没有一位专业老师的指点,就算是一位举人也未必能读完一本历史典籍。

  因为每一本历史书中采用的典故和采用的隐晦笔法,在没人指导的状况下,足够一个人耗上半辈子的时间了。现在可没有《辞海》之类的专业字典,可以让你快速的查阅。

  对于这些童生、秀才来说,中国简明历史的出现,等于是给了他们一本快速查阅各种历史典故的书籍。对于那些学者们提出的质疑,他们并不以为意。

  毕竟,这本书是朝廷正式认可的官方小学教材,就算有些典故双方理解不一样,但是主持科举考试的可不是什么学者,而是朝廷不是吗。

  钱谦益和孙之獬虽然靠着这本书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但是两人在士林中的声望却降低了不少。

  孙之獬倒无所谓,他虽然是一位翰林,但是文名一向不怎么显著。钱谦益就不同了,这位东林党领袖,也是南方文坛的领袖,除了诗词文章之外,就是以治史严谨闻名的。

  编辑一本简陋的中国简明历史,主要还是为了能得到皇帝的支持,让他入阁。

  现在既然入阁了,短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再进一步的希望了,自然就有些爱惜羽毛起来了。毕竟一个声名狼藉的人,可登不上内阁首辅的宝座。

  孙之獬虽然想要加深同皇帝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名望地位,主持修订这样一本关于政治理念的历史书籍,还不怎么够格。

  中国简明历史面世后掀起的风波,除了皇帝的极力支持之外,钱谦益文坛领袖的身份,也让这本看起来离经叛道的书籍,没有处于人人喊打的局面中去。

  现在皇帝提出,编辑更进一步政治理念的历史书籍,显然将会遭受更为激烈的批判和责难。

  以他一个小小翰林的身份,显然是抵挡不住,书籍发行之后的大风浪的。因此他只能关注着,钱谦益究竟会如何回应崇祯的建议,从而决定自己的方向。

  钱谦益思考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