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9章 如她所想_长公主的谋反日常赵凰歌萧景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城兵马司与西城兵马司里,若不是今日赵凰歌要调阅,怕是此生都不会有被重叠在一起的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隐约抓住了些线索。

  这些出事的人,年纪大小都有,但大部分都集中在了二十出头。

  这样的年岁,又是有贫有富的,乍一眼看过去,根本就查不到什么关联性。

  但是,若是仔细想来,又有些违和感。

  赵凰歌拧眉,指尖在那那些卷宗上逐一掠过,却又骤然定住:“丹参,你拿着本宫的腰牌,去一趟吏部,调取三年内春闱中举、以及曾参与过秋闱科考的学子名单。”

  北越科考,分春秋两季。

  春季多为乡试,又叫春闱。

  秋季则是乡试所中之人,在上京国子监统一进行的考试,民间多称其为秋闱。

  而这些人出事的时间,基本上就集中在两个时间。

  一个是五月,一个是冬月。

  恰好,都是放榜之后。

  这也太巧合了。

  丹参应声,拿着她的腰牌去了,赵凰歌坐在房中,听着外面越发嘈杂的雨声,被自己的想法骇出了一身冷汗。

  若真的如她所想,那些被害的大多都是学子的话,那赫连家这些年,到底是想做什么?!

  她才想到这里,便听得外面有人敲门。

  是孙诚。

  按着她的吩咐,他们又整理了名单,由孙诚将之送过来。

  赵凰歌定了定神儿,让他进来后,将名单接了过来,眼见得孙诚要走,却叫住了他:“孙大人,不必急着走。”

  闻言,孙诚有些疑惑,先给她行了礼,一面笑道:“公主有何吩咐?”

  赵凰歌随手将那些卷宗放在一旁,含笑问他:“本宫才想到一件事——孙大人可知道,吏部每年考核,都是由哪些官员们所审的么?”

  孙诚起初吓了一跳,待得听到她询问的都是寻常的问题,便又放下心来,认真的回答了几个名字。

  赵凰歌听着,也与心里的名单对上了号。

  七成之人,是赫连家的。

  “那,这些年的科考审核,也是从吏部出的人?”

  听得这话,孙诚却是笑着摇头道:“公主有所不知,这科考审核,是翰林院、中书省还有吏部共同出的人,一同监督的,哪儿能吏部一家呢?”

  他认真的解释着,赵凰歌慢慢点头,若有所思道:“那,去岁是谁?”

  孙诚想了想,有些讪讪道:“这,下官倒是一时记不真切了,毕竟科考虽是大事,朝中却也有诸多要务,想来应是侍郎以下的官员吧。”

  他说的含蓄,赵凰歌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北越的官吏制毒,与其他国家有些不同。

  开国的时候,太祖皇帝依旧沿袭了前朝的举荐制,也就是由朝中德高望重之人,举荐可用的人才入朝为官。

  不过与此同时,太祖皇帝也借鉴了西楚的科举制度,将其一并搬了过来,设立了科考,寒门学子便可以此为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