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章 太子仪仗(明天上架,求首订)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把“车驾次第”和保卫人员即装备的规模、数量、等级形成文字的典籍。卤簿一是保障帝王及随员的安全,二是显示权威,三是规范礼仪的等级,四是显示国家的综合实力,五是显示对自然神和祖先的虔诚。

  皇太子仪仗为:令旗一对、清道二对、幰弩一张、白泽旗一对、戟一十对、矟一十对、弓箭二十副、刀盾一十对……扇六对、唾壶一、唾盂一。

  第二日,声势浩大的太子仪仗就出了通州,前往京师。

  这个仪仗可谓是奢侈至极,雍容华贵,很快便引起百姓围观。五千护卫鲜衣怒马分列左右,见百姓围观,唯恐太子有什么闪失,连忙上前阻隔,将太子车队与百姓隔开。

  奢华和赤贫的两个世界,顿时形成鲜明对比。

  朱慈烺这个皇太子坐在十人龙辇上,头戴翼善冠、身穿赤色五爪龙纹袍,冕下缀有九旒,每个旒镶有九玉,金簪再上,红缨在侧,两玉置于两侧。

  华贵的气质凸显。

  他听到外面人声鼎沸,不时掀开帘子向外张望。

  每每看到衣不遮体的百姓,再看看自己身上这身华服,便心头激荡,羞愧难当。索性放了帘子,安坐辇中,闭目养神。

  这要放在以前,他定然觉得理所当然,但是现在,他的心境早已蜕变。

  他不是真命天子,他和围观的百姓一样,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行至正午,便到了京师东门。

  崇祯还没回京,所有的恭迎事宜都是内阁全权操办。

  现在国库充盈,百官俸禄发的又足又及时,自然要按最全的礼仪迎接太子。一是表示尊崇,二是不差钱!

  此时文武百官按官职次序,分列城门两侧,定王和永王居于正中,静静等待。

  一阵微风吹过,黄沙扬起,过了半晌,扬尘渐渐落去,东方出现一队人马,硕大的团龙旗迎风咧咧,赫然入目。

  又过了半晌,太子仪仗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京师城门处呜呜的号角响起,外侧的士兵已经动了起来,往来穿插整队,战马嘶鸣,旌旗展动,摆开了迎驾的队形。

  定王朱慈炯目光熠熠的看着恭迎队伍,神色激动。

  文武百官在自己的位置上整理衣冠,稳稳站好。

  等太子仪仗行到迎驾队伍前,随即停住。

  朱慈烺走出龙辇,面向迎驾队伍,扫视文武百官,心中的感慨更是如江海之水般翻滚。

  这时,由定王领头,内阁众人在前,文武官员、左右羽林军在侧,齐刷刷地跪下了下去,高呼:“叩见太子!”

  朱慈烺迈着沉稳的步伐,向前走去,行至定王身前,俯身扶起定王二人,道:“二位弟弟,快,起来……”

  四个字一出,看着二人稚嫩的面庞,想起一起被俘虏的往事,差点哽咽。

  定王、永王也是红了眼,借着太子的力道,站起身来。

  朱慈烺稳了稳心神,朝着众官员道:“平身!”

  众官员山呼谢恩,声落而起。

  朱慈烺身边的定王看着这壮观的场景,眼神火热。

  随后,太子和定王、永王回了皇宫,众官员恭送至宫门,叩头后便依次序散了。

  宫内,太子与定王二人在贴身太监的伺候下,红着眼眶叙说着两个月来的遭遇,唏嘘不止,过了不长时间,一个小太监急急的跑来,跪在地上。

  “太子殿下、定王殿下、永王殿下,内阁传来消息,皇上三日后回京!”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