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朝鲜开战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安置好驻军,同时开始了移民充边的工程。

  要知道,这些大战事、大工程,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要耗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才能完成的。

  看到士卒写信的兴奋劲,吴三桂相信,今冬就能有数万百姓来到辽东,明春就能在辽东万顷良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他对崇祯的崇拜已经难以用言语形容。他觉得,即使崇祯不对他进行封赏,仅仅是允许他终身追随左右,就是他吴三桂莫大的福泽了。

  崇祯南下后,定王从沈阳守军中精选了1万士卒和1万民夫,南下海州,与吴三桂的1万大军会师,派出大量夜不收前往朝鲜,准备出征。

  夜不收还没回来,朝鲜的密使已经到了海州。

  原本他们想继续北去,朝见崇祯,但是听到崇祯已经东去,连道糟糕,奔向急急向锦州方向去追,却被人告知,崇祯皇帝已经将攻朝的战事,全权交给了定王。

  朝鲜密使大喜过望,不仅仅是找到了能主事的人,更是因为他们明确明朝愿意出兵的意向。

  密使找到定王,将朝鲜国王李倧的亲笔信交给这位年轻的殿下,恭谨的向他述说朝鲜形势。

  定王召来吴三桂、陈永福二人,一起商议。

  陈永福结合各方消息,沉吟道:“假设李倧是真心实意回归大明,不是豪格的计策,那此时出击偷袭义州,是个很不错的时机。

  但是我们派出去的夜不收还没有回来,难以确定此事真假,我建议再等几天!”

  吴三桂不同意,他认为机不可失,必须即刻出征。

  定王也是倾向即刻出征的,但是他记得父皇的嘱咐,让陈永福将所有考虑到的事情一一陈述。

  陈永福生性谨慎、细致,略微思索后,将辽东军力和粮草运输,朝鲜兵力和补给问题,豪格可能的动向,陷入豪格诡计的可能性,错失战机的后果等等方面,不厌其烦的细细说出。

  然后,他对自己提出各种问题,一一做出来应对之策,甚至有的地方,安排了集中预案,以应对不同的突发状况。

  最后,陈永福做了总结,为了稳妥起见,暂不发兵,以不变应万变。

  朝鲜密使听了,直撮牙花子,这位将军考虑的太细致了,性子太稳妥了,万一豪格发现李倧的真实意图,那就大事不妙了,这个时候,怎么能如此慢条斯理。

  而吴三桂在陈永福说话时,已经开始按着陈永福的思路,站在地图前,一步一步的分析,结合前几天同崇祯的推演,又整理了一遍思路。

  ……

  就在朝鲜密使和定王等人军议的时候,豪格已经轻骑南下,一路杀过了宣川、郭山、定州,抵达安州城下。

  安州守军见请军真的来袭,吓得面无血色,当即派人出去求和。

  豪格只有一句话,开门投降,然后作为先锋南下汉阳。

  朝鲜守将虽然怕死,但是依旧不愿意投降,他回头看看昨天新到的汉阳士卒,看看城下的女真人,觉得自己还不至于死在这。于是紧闭了城门,摆出一副坚守待援的架势。

  豪格见他准备死守,话不多说,当即驱赶着一路裹挟来的朝鲜百姓冲击城墙。

  朝鲜士卒一开始不忍心射杀同胞,但是见到清兵随后杀到,再不进攻就得全军覆没,只好搭弓射箭。

  但是百姓太多,一股脑的冲到了城下,清军尾随而至,搭起云梯就向上攀爬。

  朝鲜守军刚刚举起檑木防守,就听身边接连响起三五声爆炸,看到一片残肢断臂,顿时吓破了胆,失了斗志。

  仅仅一个时辰后,清军就控制了全城。豪格俯视着跪在地上的5000朝鲜兵,狠狠吐了口唾沫,“浪费本王五颗迫击炮炮弹,可惜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崇祯之军火大明更新,第241章朝鲜开战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