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老将点评(四更)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锐骑兵来。我们剩下的这26000飞龙军,正面进攻的情况下,打不过河边的蒙古人!”

  ……

  锦州距离大凌河东岸最近的地方才40里远,大军急速行进,半日就可到。

  当吴三桂得知海岸线有大军经过时,就隐隐猜到崇祯的意图,只是没想到今日会让自己前去支援。

  难道崇祯帝遇到麻烦了?

  对熊威的惨败,田守信守口如瓶,实际上,跟随吴三桂部进军的路上,他基本没有说话。

  言多必失的道理,他是懂的。

  尤其是知道锦衣卫被安插在各个军中,甚至还有个不知何来的见龙军之后。

  田守信基本把自己当成了哑巴。

  当吴三桂赶到大凌河时,已经是正午。

  此时虽然过了将近10个时辰,朱友健还没有扎营,士兵们轮流休息,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一直处于备战状态。

  得知吴三桂到了,朱友健立刻下令召见。

  吴三桂得知后赶忙觐见。

  “吴卿可知蒙古大营虚实?”朱友健开门见山。

  “营内是喀喇沁左翼、科尔沁部和兀良哈部的精骑,现在应该有4到7万人马。”吴三桂答道。

  “你与他们交战过几次?”

  吴三桂知道崇祯是要了解细节,便将喀喇沁左翼伏击战、3000兵对战科尔沁、夜战蒙古骑兵突袭的战例,娓娓道来。

  朱友健听了默默,心里感叹,“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

  “好。吴卿果然是肱股之臣。现在,朕将此地26000兵马交给卿,卿一定要认真部署,争取尽快拿下河边的蒙古大营!”

  “臣,遵旨!”吴三桂大声道。随后,明军于距离蒙古军营2里处扎下大营。

  两军相距千米,瞬息可至,一时间剑拨弩张。

  是夜,朱友健巡视大营,细细查看,见到军营布置、人员安排和自己设想的差不多,多少找回些自信。

  回到军帐后,沉思片刻,命人召来熊威和吴三桂。

  两人进账后,朱友健命熊威将今日之败,原原本本的讲一遍。

  吴三桂听了,简直不敢相信。在他心中如同战神般的崇祯,居然犯了这种低级错误。

  他假装沉思,在脑海中努力的遣词造句。

  半晌,吴三桂缓缓说道:“圣上派出7000人马阻击敌人,而后分两路包抄极其圣明。

  然而,敌军长于骑射,短于固守,强在冲锋,弱在对垒。

  而我军长于军阵,短于冲锋,强在远功,弱在肉搏。

  今日平虎伯年轻气盛,没有认真分析,是用自己短处去拼敌军长处,有此大败,不足为奇。”

  此话将崇祯的错误摘的干干净净,将过错全部推给了熊威,可谓是即说出了问题,还夸奖了领导。

  熊威恍然大悟,自己闭门造车,井底之蛙了。

  自以为伏击大胜几次,就天下无敌了。不知道战场的灵活多变,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熊威站起,向吴三桂深深一拜。

  吴三桂本来担心自己如此直白的指出其失误之处,会引起熊威恼怒,没想到熊威非但不恼,还虚心接受。

  “孺子可教也!”吴三桂和朱友健都暗暗点头。

  “依吴卿所言,我军进军到500步,用崇祯连弩狂射于他,可为上策?”

  “皇上圣明!”吴三桂恭维。

  朱友健听了脸上一抽。

  都说远离甜言蜜语的小人,难啊!吴三桂这么明显的开脱,这么明显的恭维,自己听了居然还挺舒服。

  罪过啊、罪过!

  好在朱友健脸皮厚,他大声道:“好!即刻下令大军前行到敌营500步,带上那几把步枪,朕要夜袭敌营!”

  吴三桂一惊,皇上你也太心急了吧!

  可没办法,人家是皇上。

  吴三桂只好赶紧带着亲卫出营观地形、探敌情,于子时左右,下令全军穿甲,向敌营逼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