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内阁人选_崇祯之军火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啊。”

  “嗯,守信。”

  田守信闻言,展开一份奏疏,用白话念出:

  “我大明子民按七千万人口计算,每人每年消耗五斤盐,一年共三亿五千万斤,一个盐引430斤,纳银四钱,加上盐钞岁入,一年能有七百五十万了盐税收入。”

  听到如此数额的岁入,四人惊得张口结舌。

  朱友健对这个效果还算满意,“盐税如此,茶税更是如此,朕觉得,如今非得下猛药整顿!”

  “恐生民变!”范景文再次重申自己观点。

  “土地革命激烈不激烈,生民变了吗?盐政如此糜烂,难道是百姓为之?还不是那些贪官污吏和见利忘义的盐商从中作梗!”

  朱友健大声说道。

  “他们若敢反抗,朕乐得抄了他们家产!”

  听到崇祯越说越兴奋,倪元璐等人瞬间懂了他的意思,原来圣上不只是要整顿盐政,连盐商的私产也盯上了。

  要是被江南那些巨贾知道,还不拼了命的反抗?

  “皇上,盐商都是专营,这是大明给他们的特权,三百年来一直如此,祖制不可动啊!”

  “祖制让他们贪墨和鱼肉百姓?祖制让他们欠税逃税?祖制让他们眼看京师城破不出银资军?”朱友健咆哮。

  见崇祯又拿出京师城破说事,外加盐商盐官确实枉法,倪元璐没法接话,只得退回。

  你们回去想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盐茶税赋新法,择日在朝堂讨论。

  “遵旨!”四人齐声道。

  “好了,朕连着五天赶路,很是困倦,你们退下吧,切记要做好税制改革方案。”

  “遵旨,臣等告退!”四人行了礼,起身后退两步,转身向殿外走去。

  “施邦曜留一下。”朱友健突然开口。

  四人身子一顿,瞬间恢复,缓步离去。施邦曜转身回到殿中。

  崇祯与他聊了聊安抚山东的具体详情,他倒是事无巨细的一一汇报,但是大都平平无奇,竟说些官绅配合,百姓爱戴之词,索然无味。

  朱友健勉励几句,也就让他离去了。

  当日下午,京师便传出重磅消息,崇祯帝重组内阁。

  首辅李邦华,次辅施邦曜,三辅孔梦昌,四辅高第,五辅名额还空着,暂无人选。

  倪元璐、范景文和凌义渠听了大吃一惊,竟然没有他们的名字,施邦曜的名字却赫然在列。

  李邦华入阁是板上钉钉的事,高第虽然是武将,但是这个时期,如此行事也能说得过去,但是孔梦昌是什么货色,只因为那个奏疏?

  尤其想到崇祯帝最后将施邦曜留了下来,到底君臣二人说了些什么,竟然抛却他们三人,把施邦曜抬到次辅的高度。

  令人费解。

  施邦曜当晚就跑去范景文三人家中,严明自己也不知道为何成了次辅,三人都是恭恭敬敬的祝贺,客客气气的送客,并无他言。

  第二日,宫里传出消息,五辅名额在倪元璐、范景文、凌义渠三人中选择。

  “怎的,本来我四人与李邦华入阁天经地义,为何要摘除两人,却单单留下施邦曜?”

  “陛下更看中谁呢?”三人都是疑虑。

  皇宫中,朱友健看了见龙军的密奏,大约了解了朝臣的议论,更是知道了施邦曜的小动作,和倪元璐三人的反应。

  对此,朱友健很是满意,“想在我眼皮子地下拉帮结派?哼,朕就看你们怎么争抢,怎么互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