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0章 望山东世家,果真千年不朽乎?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朱允熥沉吟了一下。

  一旁的朱高炽悄默声的抬起头,望了他一眼。

  朱允熥开口道:“复奏,京军诸部各营辛劳,有司考功,应天论功。西平侯忠勇有度,所请之事,一应照准。然诸军军务繁杂,河南道百废待兴,自不必请见。”

  裴本之弹了弹那根经由皇太孙亲自上手,包扎的严严实实的手指头,一边逐句书写,回复西平侯的奏疏,一面又心中思量。

  凉国公、西平侯这一前一后两道奏疏,大致相同,却又截然不同。而皇太孙的回复,也看似相同,却又全然不同。

  同样都是辛劳,然而西平侯却得了一个忠勇有度的回复。

  按照常规,这四个字是放在一起用的。但现在很明显,西平侯忠勇,且有度。是要分开说的,便是远超凉国公好几分。

  等到两位勋贵公侯的奏疏处理完。

  裴本之又道:“前番河南道奏请朝廷批复填任官缺事,吏部文选司主事来书回复,不日将会发派候官、观政进士往河南道。”

  “是白玉秀来书?”

  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朱高炽,忽的开了口,对着裴本之问了一句,然后目光转移,默默的看向正低头喝粥的朱允熥。

  裴本之翻了一下奏疏,随后抬头道:“是新任吏部文选司主事白玉秀,臣对其有所耳闻,似乎入仕并不久。”

  说完之后,裴本之顿了一下,转头看向将将好已经喝完粥的皇太孙。

  似乎有些不对啊。

  裴本之心中没来由的念叨了一下。

  原先黄河溃决,河南道成灾,地方混乱,布政使司衙门就几次上奏朝廷,要吏部委派官员填补河南道官缺,可是吏部那边却始终没有回复。

  怎么现在吏部换了一个文选司主事,不光是开始办理河南道的奏请,还甚至是来了书信特意解释了一番。

  朝廷这些年,看似有着好几万的官员,可是大明实在是太大了,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手去治理,地方上不光是年年喊穷,还要年年喊没人。

  官缺,在洪武一朝早就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

  什么时候,吏部还会和地方上特意说明一番:啊,你的事情我知道,且放心,我会给你们都办好的。

  这就不符合常理。

  朱高炽确认了之后,便淡淡一笑,继续低下头写着自己那好像永远都写不完的革新奏疏。

  朱允熥也不说话,只是抹了抹嘴,示意裴本之继续。

  周王府名下的别苑书房里,忽然安静了下来。

  ……

  身披甲胄的张志远,周围分明寂静无声,他却觉得耳边时时刻刻都有着诡异的嘈杂,让他久久不能安下心来。

  眼前,有北平都司衙门随他南下的马军营将领,也有山东都司衙门的将领。

  山东道都指挥使没有来,自从张志远带着万余北平都司官兵南下山东,那位都司便称病居家不出大门半步。

  坐在众将里面的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