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1章 让所有人震惊的粮食_三国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昭回答道:“选择在十二月十九。”

  “选定的这个时间,不仅契合大王的生辰八字,甚至据左慈道长说,还契合大明这个国号。”

  “臣认为十二月十九,是最合适的。因为再过些时间,还有更多的粮食收获,随着玉米和红薯的收获,影响更大,更能得到民心。”

  张昭略显振奋,说道:“届时消息传出,士人震惊,人心会进一步倒向大王。”

  陆玄赞许道:“张卿说得对,十二月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让百姓归心,也知道我们的新粮食。”

  张昭说道:“仰赖大王圣明。”

  陆玄吩咐道:“按照十二月十九登基进行安排,把每一项准备好。各项细节,以及父亲被尊为太上皇的安排,全部都要仔细要周全。”

  张昭信心满满说道:“请大王放心,臣已经咨询了登基称帝的一应流程。毕竟五经馆内诸多大儒,对登基的流程很清楚。”

  陆玄道:“去准备吧。”

  张昭躬身行了一礼,就去准备后续登基的一应事宜。现在才八月,距离十二月十九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充足的时间安排。

  陆玄又继续处理政务,一切恢复正常。

  在这样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节奏下,时间匆匆流逝,转眼五天过去,诸葛亮又来禀报说可以掰玉米。

  之前,玉米就差不多成熟。

  现在彻底成熟。

  陆玄又再一次召集张昭、曹操、荀彧、郭嘉和顾雍等一众文官武将去围观。

  玉米也一样丰收,每个玉米棒子颗粒饱满。虽然暂时还没有脱粒,还需要脱粒后晒干,可是看着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子,丰收可以预见。

  相比土豆的收获,玉米的收获虽然让人惊喜,却没有之前那么震动。毕竟有了土豆的先例,玉米的影响力就小了,再者玉米对土质的要求高,更加的娇气。

  玉米收上来后,脱粒晒干,确定了亩产量,足足亩产八百斤。

  比不了土豆,还算不错。

  所有的玉米收上来,就全部入库封存。

  时间一天天流逝,转眼到了十月十八日。

  陆玄从八月回到南京,如今十月中旬,对地方的掌控进一步增强,在朝廷内的权威进一步提高。虽然只是两个月,这两个月却使得后方愈发的稳健。

  除此外,陆玄对后宫的建设富有成效。

  三天前,甄宓和诸葛蓉发现怀孕;今天一大早,蔡琰和吴苋也发现怀孕。

  后宫众女,一下多了四个人怀孕。

  陆玄觉得挺好的。

  怀孕了,就好好的养胎。

  陆玄都一一去探望,让四女安心保胎。对其他的女人,陆玄也尽量兼顾。好在后宫方面,有大乔专门负责,陆玄也不需要操心什么。

  这一日,陆玄在宫中处理政务,诸葛亮又急匆匆的来了。

  最近的诸葛亮,时常有事情禀报。

  或是南京的事情。

  或是粮食收割上来的消息。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