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9章 教育_魔界狂想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人才,给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这些培训班本身便是小工坊,会接很多活,老师和学生随时可以进入其中干活。

  培训班的学员总量是大学的几十倍,在教学方面非常灵活,老师中既包括大学教授,又包括一线的老师傅,学员们可以进行分流,一部分搞研发,需要学习更多知识,一部份到工厂干活,解决各种实际的问题,双方的人员可以自由流动。

  想进入培训班的人,只要识字就行了。

  想进入大学的人必须通过入学考试。有的人在培训班呆久了,能力够强,便可以获得进入大学的资格。

  这些培训班才代表着大学的精神。它们覆盖到了广泛的人群,讲究有教无类,真正的能够做到以教育改变人生。

  这样一来教育资源从来都不会被有钱人、城里人霸占。

  高考也不会决定人的终身,只要足够努力,任何年龄都可以取得事业上的巨大进步。

  培训班的气氛非常好。

  现在的社会状况就是,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文盲,想上个小学、中学都找不到地方,哪里有条件上大学?所以大学必须与技校合为一体,具体做法就是,大学周围开满技能培训班和小型工厂、大工厂的某个车间,三方融为一体。

  于是大学周围的街道、小区一直乱哄哄的,集中着各种痴迷技术的人,根据能力和爱好的不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啥都不懂的人到了这里也能逐渐成长为科学大佬、企业家、发明家或者熟练的技师、工程师。

  马林这波人也在联系别的地区的相关人员,督促他们尽快开办大学和技校。

  一个大学旁边最好能够有一圈的技校和小型公司。

  沙狗国、东翼洲的沿海城市和重工业区、羽洲的沿海城市、东珠市现在也都开始开办这种形式的大学。一个大学代表着一个生态圈。

  新大陆现在展示出了与旧大陆完全不同的面貌。

  南翼洲现在有来自东翼洲的一千多万移民,还在逐渐增多。

  南翼洲地区也在开办各种大学,重点是专业性大学,比如石油大学、水产大学、农业大学、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大学,诸如此类。

  各个大行政区都出现了小规模的股票交易市场。

  股份制公司自发的出现了,不少大厂也转型成为了股份制公司。

  马林自己持有上百家公司的股票,这很正常,毕竟工业革命是从他这儿展开的。

  他在大部分公司的地位在逐步下降,因为它们运行良好,不需要他去关注。

  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各种电子产品的生产加工工业。

  想生产芯片,难啊。

  他能够做的是多提供资金和人手,多帮助大家减轻压力。

  计算器的生产使得一些工艺逐渐变得成熟。比如液晶显示器,集成电路,键盘输入装置,电池。

  十年前,第一台蒸汽机问世的时候,商用电池便出现了,它们都是外来科技。

  直到最近两年,电池才被人们广泛的接受。

  收音机和录音机里装着电池会比较方便,手电筒在生活中已经成为必需品,东翼洲地区家家户户都有手电筒。

  矿工帽上面安装手电筒,效果非常好。

  经常在野外作业的人非常需要电池。

  传送门的存在使得各个地区的交流产生很多便利。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