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24章 气缸实验_魔界狂想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每一辆都不一样。

  本来是同一批生产的,可是在测试的过程中全都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进。

  尤其是后面的旋耕机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悬吊和下放,出现了七八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种方案是旋耕机的吊起来和放下去都采用手动方式,完全不接通主发动机的动力,多重杠杆使得一个人旋转一个手柄十来圈旋耕机就可以被吊起来,倒着旋转十几圈旋耕机就会被放下去。

  另一种方案是旋耕机的吊起来和放下去都采用一个独立的电动机,这个电动机功率是一千瓦,力气较小,所以进行这种操作需要的时间较久。

  还有种方案是,上述功能通过接通主发动机的动力装置来实现,这也是最让马林不放心的方式。

  马林认为最合适的还是液压技术,至于他自己想出来的液压技术与蓝星的是否是一回事他就不清楚了。毕竟他只是听说过液压技术这个词,完全没见过相关的资料。

  关于液压技术。

  液体对活塞使那么大的力气怎么才能不漏出去?

  活塞的气密性到底要有多好?

  其实这个要求并不是那么高,液体毕竟跟气体不一样,就算是给液体一个孔洞让它漏出去,并施以巨大的压强,它都会漏的非常缓慢。

  像是活塞与气缸这种程度的缝隙,液体漏出去的速度几乎可以忽略。

  一个用电动机驱动的液体打气筒。

  一下子把各种难题都给解决了。

  他制作的液压装置。

  如同打气筒那般有活塞、打气筒、进液口。

  活塞像上拉,阀门打开液体涌入打气筒。

  活塞向下推,阀门关闭,液体被推入连通的腔室中并举起重物。

  因为重物非常重,所以要给活塞施加比较大的力气。

  以曲柄连杆装置可以把发动机的转动变成反复运动,从而推拉活塞进行‘打气’使得液体压强越来越高。

  气密性方面比起打气筒并不强多少,现有技术完全合格。

  当储存的液体接近耗尽之后,‘打气筒’就抽不到更多的液体了,于是举起重物的动作自发停止了。

  当要把重物给下放的时候只要打开一个排液孔,让液体流出来。

  可是液体粘性大,即使压力那么大流出的速度也非常慢。

  于是重物落下的速度也非常慢。

  几乎是完美解决了举起重物的问题。

  给这种装置设置一个机械组,便可以用于起重机,同样会把马林的各种烦心事都给解决掉。

  只是想一下马林就觉得神清气爽。

  当下就制造这种液压装置。

  不比他的打气筒精密多少。

  里面用什么液体?

  不知道。

  一种比较干净的不腐蚀金属、不容易变质的液体。

  一点水都不含。

  那只有用油了。

  他先前试验漆包线的时候使用过很多脂类。

  选最容易生产、常温下呈液态的脂类,它对铁的腐蚀性比较弱,这是已知的。

  试试看。

  它的打气筒要非常粗,活塞上的阀杆也应该比较粗。

  一个齿轮能够通过手柄连接到发动机的齿轮组上。

  这个齿轮再接一个齿轮组以及一个曲柄摇杆装置来给这个打气筒‘打气’。

  接着就是这个液压装置与打气筒的区别了。

  它要有个储液室,还要有个排液孔。

  排液孔必须可由手控制开关。

  于是排液孔其实是一个中间带孔的垫片。

  垫片滑动一点可以堵上排液孔,复位的时候可以打开排液孔。

  这件事其实比较好做。

  这个打气筒用于举起重物的那一侧必须还有个装置,那就是个只进不出的阀门,跟打气筒的进气孔相似。

  阀门正常情况下会被压力压的锁死下方的口子,但是当打气筒在‘打气’的时候,下面的压力大,于是它便打开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