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5、406节 忠武神宫……元军大败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这个你也要管。

  最后,仁爱是好的,可那也要看对谁。圣人的仁恕之道,难道也是为敌人和强盗所设的么?以德报怨,何意报德?所以,你必须提倡华夷之辩,提倡内外有别。

  ……

  李洛把这些想法一一告诉给郑思肖。郑思肖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李洛所说的,很多都是他想到过的,而且比他想过的更加宏大。

  想不到,唐公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见识,真是天授之才啊。

  就是文天祥,也听得愣住了。虽然儒与道有渊源,本身的确也算一种道,可化儒为道真的可行么?

  “忆翁先生,寡人适才所言,能否完成?”李洛很期待的问道。

  郑忆翁道:“有古简遗书在手,君上再广招名儒,倡以大义,又逢蒙元打压儒家,此事必成也!”

  他说的不错,倘若现在大宋还在,李洛和他的想法很难实施下去。但现在不同,由于蒙元入主中原,汉人亡国,天下的读书人都在痛苦的反思,反思为何亡于夷狄之手。

  加上忽必烈这个“儒教大宗师”取消科举,打压汉儒,视汉人百姓为奴,所以儒士们目前很不自信,正处于空前的迷茫中。

  在这个时候改革理学,化儒为道,不但阻力最小,甚至让儒士们看到希望,找到安慰自己的借口。

  “好!那此事就拜托忆翁先生了!”李洛很高兴的表态,“寡人打算任命忆翁先生为天道府大天师,兼五庙祭祀大臣。全权负责改革理教,化儒为道。”

  郑忆翁奇道:“五庙祭祀大臣?”天道府大天师的官职虽然他没听过,却知道是什么意思。他本人虽是大儒,信仰的却是道家,这个职务是适合他的。

  可五庙祭祀大臣,是个什么章程?

  文天祥主动解释道:“我唐以道家为国教,但这道家却也是改革过的。道家有五大庙,分别是祭祀天道的太上老君庙,祭祀天子和祖宗的炎黄庙…合称五大道庙。”

  “五大道庙,以祭祀天道的老君庙为首。其次是炎黄祖庙。炎黄祖庙除了祭祀炎黄始祖,也祭祀历代明君……”

  “五大道庙也分等级,最小的叫社,然后是庙,最大的叫宫,太上道宫和忠武神宫已完工。炎黄帝宫,至圣文宫,鲁墨神宫三大宫还在修建。”

  郑忆翁明白了,唐公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啊。又问:“既然道庙分级,那庙祝道士也要分级?”

  李洛回答:“不错。道官道衔分为道子,道士,道师,道长,道正,道司,道尊,真人,天师,大天师十等,对应文武十品。有《道官典律》加以规范,道官怎么做,祭祀怎么办,都有章可依。”

  “善哉!”郑忆翁欣然说道,“臣愿受天道府大天师,五庙祭祀大臣之职!”

  李洛笑道:“那就辛苦郑公了。大天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