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4、575节 惊云密雨…诡异之处。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六天前的信,说明火药已经有了一些积累,并且在持续产出。

  李洛看完信,悬着的心终于放心了一半。

  “如此,寡人无忧矣。”李洛收起信来说道,“王后已经聚集火药二十万斤,不用多久就会运到。”

  李洛的话一出口,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传令!”李洛神色一肃,“元军到来之前,各城各部兵马不得懈怠,必要日日练兵!”

  “诺!”包括梁国赵王萧焱在内,所有将领一起站起来。

  “龚侃!”

  “在!”

  “各部粮草军器,严格照安排支用分配。运转军需粮秣的俘虏奴隶,更要小心堤防,以防他们造反作乱!”

  “遵旨!”

  联军的粮草主要由唐国供应,通过湘江用船输送。

  此时的衡阳已经存储了一个月的军粮,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从长江道洞庭到湘江的水道上,运输军粮物资的船只络绎不绝。

  李洛任命了十二个方面大将,分别是唐军的陈淑桢、江钧、都烈、杨序、朱颔、萧北、杨青雀、虎古,以及名为梁将实为唐臣的董虎臣、曹涓、邵忠,最后就是宋军的罗谡。

  各将分别统帅数量不等的兵马,驻扎各地。

  除了江钧负责的宝庆城在两百里之外,最远的大营离李洛所在的衡州城也不过百里,快马传递消息最多两个时辰就到。无论支援那一处,援兵一定能在一天内到达。

  而李洛直接统带的中军足足有五万多人,其中一万骑兵,一万火器兵,三千陌刀兵,一万重步兵都是唐军。还有一万梁军和一万宋军也象征性的编入中军。

  众将参加完军议,各自回到各地大营。而李洛则是开始巡视各地军务。

  十二月初二,李洛巡视到衡山大营。

  衡山南麓的大营驻扎了三万兵马,全部是唐军,但以赣州(江西)新兵为主,统兵大将是朱颔。

  衡山大营在衡州城后方,乃是联军最后的预备队,同时扼守衡山古道。

  李洛到时,正看见新兵们在武士指挥下苦训。

  此时已经天冷,可寒风中的新兵仍然训练的热火朝天。赣州新兵已经训练五个月了,无论是战术动作,格杀技能,队列军阵和纪律,都已经很不俗。他们缺的,只是战场历练罢了。

  新兵们大多数装备元军盔甲,只是外面套了唐军的黑色比甲和元军区别。

  他们装备的单兵武器主要是长枪和弓箭,大型武器主要是床弩。

  “插枪!射箭!”在带队武士的命令下,新兵们动作迅捷而又整齐划一的将长枪倒过来,猛的往地上一插,干脆利落的摘下背在北背上的弓箭,抽箭,上弦,拉弓,往上四十五度。

  “放!”

  “嗖嗖…”弓弦暴响的同时,一大片箭雨倾泻而出。

  射过三轮之后,武士们又喝道:“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