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7节 东罗马灭亡的消息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师范学堂都在江南的缘故。

  李洛恢复江南已经五年来,大力提倡之下,更是文教大兴。如今,江南的青少年一代,基本已经达到唐廷的脱盲标准(识写五百汉字,会计算加减乘除)。

  可即便如此,哪怕江南的基础最好,文盲率仍然高达六七成。东州(海东)紧随其后,文盲率也有七成,其次是益州和荆州,可文盲率也高达八成。

  看来,没有三十年功夫,要把全民文盲率降到三成是不可能的事。

  如今,大唐学宫(综合)、大唐数学堂(专科)、大唐医道学宫(专科)、大唐真道学宫(理专)、华夏师道学宫(最高师范)五所顶级学府,已经成立数年,网罗了大唐最顶级的专业人才。

  可是,人才的培养仍然缓慢。尤其是大唐的文教新增了真道(自然科学)、匠道、医道、农道等内容,又强化了数学的教学,还纳入了君子六艺。这使得传统的经史子集内容,逐渐降低。

  如今,经史子集的教学和科考比重,已经降到五成,并且还有下降的趋势。

  当然,李洛也不会将经史子集的内容降到三成以下。三成,是经史子集的底线。超过这个底线,华夏属性就会弱化。这很危险。

  无论何时,经史子集的比重,都不能低于三分之一,而且还是基础。国学基础没有,一票否决。

  李洛又道:“诸卿,忽必烈逼迫数百万流民南下,意图耗空大唐国库,搞乱大唐,好浑水摸鱼。可他想不到,我大唐上下同心,众志成城,不但没有乱,反而将坏事变成好事。如今,流民有了安置,朝廷也收复了凉州宁州。”

  “朝廷虽然困难,可终究能熬过去。红河平原和恒河平原的粮食一到,大唐就更轻松了。忽必烈以为会给大唐造成天大麻烦,却反而帮了大唐一把。要不是突然多出几百万流民,大唐也不能上马这么多造福千秋的大事啊。说起来,朕还要多谢忽必烈才是。”

  百官闻言,不禁一起大笑。

  陛下说的虽是调侃,可何尝不是道理?

  大唐这次的确要耗费很多钱粮物资,要过苦日子也不假。这这毕竟是暂时的。而从长远看,大唐不但不亏,反而赚了。

  换了平时,要干成这么多大工程,又要耗费多少劳力,花费多少钱粮呢?

  大唐等于是用最小的代价,来做前所未有的大事。

  而且,大唐不但没有乱,还反击成功,一举拿下甘凉。

  怎么算,都是赚大了。

  忽必烈这原本看似一箭四雕的阳谋,竟然如同一个巨大的冰坨子扔进不断添火的大锅,虽然溅起大片水花,看着寒气逼人,可还是慢慢的被热水融化,成为一锅滚水。

  大唐的实力,陛下的英明,难道仅仅是在战场上吗?

  同样也在这!

  只是,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