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969、970节 紫禁城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群臣当真使得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啧啧称奇。

  就是见过世面的姚隧也赞叹道:“臣当年在北京元宫,惊讶元宫宏大壮美,可今日见了我大唐皇宫,又觉得元宫所差甚远。以臣所见,就是先唐三大内和洛阳上阳宫,也比不过陛下的长安宫啊。”

  李洛也很是满意。他后世见过了紫禁城,可是紫禁城和他的皇宫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

  长安宫不但花费几倍于紫禁城的人力和物力,设计也比紫禁城强得多,而且召集了全天下最好的汉人工匠、日国工匠、安南工匠、色目工匠,以及高丽工匠,甚至还用了真腊国的顶级大匠。

  光是大匠师,就超过百人来参与皇宫的建筑指导。

  而且这个时代,华夏在建筑美学和建筑水平,以及木材上的优势,也不是明清时期能比的。

  紫禁城怎么比?

  两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紫禁城,也就相当于三大内之一的太极宫吧。

  这样一座美轮美奂,天下无双的皇家宫殿建筑群,要是好好的保留到后世,那会是怎样的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长安宫大成。可用长安宫作为大内之名,未免不妥。”李洛看着太液湖说道,“嗯,皇宫大内,就叫紫禁城。”

  紫禁城?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这个名字好啊。用来作为大唐皇宫之名,当真是恰如其分,再适合不过了。

  “紫禁城之名,甚美。臣听了之后,竟然想不出哪个名称,能比紫禁城更好了。”钱选说道。

  前朝大内,都是以宫作为大内之名。可问题是,大内的宫殿很多,各有宫名,不好用来作为整个皇宫的称呼。

  而陛下干脆用“城”来代之,显然是高明之举。

  群臣纷纷称颂皇帝,认为紫禁城取得好。

  崔秀宁面露古怪之色,却也不能明说。

  呵呵,紫禁城这个名字,到底还是出现了啊。

  李洛微微得意的扫了崔秀宁一眼,心中也有些好笑。

  没错,他的确看不上明清紫禁城,可不代表他不喜欢紫禁城这个名字。

  实事求是的说,紫禁城这个名字,真是太霸气了,也非常符合华夏文化意象审美。明清皇宫配不上这个名字,而他的长安宫,更适合叫紫禁城。

  那就叫紫禁城吧。

  嗯,后世要是提起来,就是长安紫禁城,大明宫之类。

  从今日起,这紫禁城就是大唐皇宫了!

  …………

  第九课——长安城和故宫紫禁城

  一.唐长安城

  华夏3984年,唐道祖李洛光复关中,定都长安。唐道祖定都长安后,在前唐长安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安城和紫禁城。(在今首都长安市南古都区)至今具有七百年历史。

  唐长安城是古代到近代最大的国际性大都市,也是当时最早运用先进社区管理、大规模公共便民服务和排污效仿系统的城市,领先世界数百年,集中体现了华夏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唐道祖的开明政治。

  长安城也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代城市建筑群,至今拥有古建筑一万七千四百余处,七百年以上古树一万余株,被称为世界第一奇迹,有“天下之城”的美誉。

  共和时代之前,唐长安城一直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从3984年到4618年年六百多年间,始终作为首都。

  至今,长安城仍然每年吸引上千万外国游客到我国首都,是华夏文明领先于世的重要象征,是我国首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古代皇家建筑群,至今还完好保留了唐道祖时期的建筑七十余座。

  紫禁城美轮美奂,规模宏大,是东方建筑史上的瑰宝和最璀璨的明珠,体现了华夏古代建筑美学的最高峰,被誉为“世界天宫”。

  /2_2540/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清逸文学手机版阅读网址: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