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再次谋官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华南部四乡的,叫‘南靖团练使’,这官职已经空缺好些年了。”

  崔秀宁道:“义父说的没错。最适合你的,就是这空缺多年的南靖团练使。作为江华团练使的副手,才是实际负责南部乡勇编练的主官。而团练使,只是抓总,其实不实际管事的。”

  李洛立刻做出决定,这个八品“常务团练副使”,一定要到手!

  南靖团练使,负责南部四个乡镇的乡勇,其中就包括摩尼乡。

  其他三个乡,都是在摩尼乡附近。最远的桑林乡,也不到三十里。

  崔秀宁道:“南部有摩尼,东滩,西湾,桑林四个乡镇,人口三万五千余。有一千二百人的乡勇编制。”

  李洛今年计划编练一千人以上的乡勇,这个兵额够用了。

  主要是其他三个乡的都寨,会好好配合吗?

  李洛思索,如何才能从郑律那里实现利益最大化。

  崔秀宁又抛出一个信息,“西湾乡的都寨如今也空缺,去年七月,海盗从西湾登陆烧杀掠夺,上任都寨硬着头皮抵抗,死于海盗之手,至今没人敢接任。”

  颜铎道:“这是西湾乡被海盗所杀的第三个都寨。五年前,当时的都寨也是死在海盗手里。三年前,又死了一个都寨。”

  难怪如今无人谋取西湾乡都寨之职,五年内三任都寨都死于海盗之手,如此高危职业,谁敢接任?

  原因也很简单。西湾乡有天然良港,非常便于海盗登陆。而且,西湾乡最富裕,是海盗经常照顾的地方。

  江华有三千水军,作用是镇守,并不轻易出动。而且,水军都是大战船,近海巡逻并不适合,对反应灵活、防不胜防的小股海盗震慑有余,打击不足。

  真正对付海盗的,只有郡守府的四百海路巡检兵。几百个兵七八条船,却要巡逻近两百里的海岸线,可想这防线漏洞有多大。

  差不多就是不设防了。海盗怎么会不嚣张?

  如此,西湾乡都寨久久无人接任,也就不足为奇了。

  崔秀宁和颜铎的意思是,让李洛把西湾乡都寨的位置也拿下来。

  这样,南部四个乡有两个乡的都寨是李洛担任,再有团练副使的名义,其他两个乡的都寨就翻不起大浪。

  “我明天就去拜访郑律,汇报乡勇的进展,让他对我有信心。如此他必会主动提出请我接任团练副使,我再装作为难,提出一个要求,兼任西湾乡都寨。”

  颜铎笑道:“不错。如今这团练副使和西湾都寨都是苦差事,郑律巴不得有人担责背锅。这番谋划应该可成。”

  李洛也笑了,“别人眼中的苦差事,对我刚好有大用。不过,除了兼任西湾乡都寨,郡守大人还要给点其他好处,我才能勉为其难的答应。”

  颜铎和崔秀宁也都笑起来。

  第二天大早,李洛就带着一些银瓶,乘坐牛车,在颜隼等一队亲卫私兵保护下离开坞堡,往江华山城而去。

  如今是四月暮春时节,乡民们的庄稼都已种下,路边处处都是水光粼粼的青苗稻田,暖风吹过,秧苗混着春泥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李洛心旷神怡。

  看样子,今年是个好年景啊!可以就近解决军粮了。

  这也得益于他之前拨私款修缮水利,让百姓的春耕灌溉条件有了很大提高。其他乡的庄稼,未必有这么喜人的长势了。

  田中百姓看见李洛标着太极家徽的牛车,纷纷跪拜,口称“乡君”。

  乡君,在中原是诰命夫人的一种封号。但在高丽,“乡君”却是都寨的美称。可是能让百姓称为乡君的都寨,却是少数。

  由此可见李洛如此的民心。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