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5、1006节 “校尉太小,司马太老,都尉正好。”_葬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编为三十万,一人双马;火器兵编为三十万;弓弩和长枪兵刀盾兵三十万;海军六万;江河水师两万。”

  “九十八万人,便是大唐常备兵额。只要不打仗,一年军费开支绝不会超过三千万银圆。”

  拿下西域四州后,唐廷治下各等人口,总有一亿四千多万。这多么人口,养着九十八万常备军,负担并不大。

  “新兵十七岁方可入伍,在军中服役满八年方可安置差事。非伤残而服役不满八年者,自主择业,朝廷不给差事。”

  都烈道:“遵旨!明日兵部就下部令,照陛下之命办理。陛下对三军将士如此恩遇,将士们必定更加感恩戴德啊。”

  李洛对将士待遇优厚,不但军饷给的足,荣誉给的高,而且还采用了后世的转业分配制度。

  李洛现在将这“转业包分配”的年限做了规定。后世是十年才能转业,他搞的是八年。这是因为古代人均寿命短。

  不过,是年满八年才可专业,而不是只能服役八年就必须退役。按照唐军制度,队正以下,可服役到三十岁。队正以上团总以下,可服役到四十岁。到了旅帅一级,身体好就能服役到致仕。

  退役将士转业,按照军衔、军职、军功、武道这四个方面,来定转业后的品级待遇,从十品起步。

  差不多一半的退役将士,会安排到警部为警士和警官,拥有武士功名的,几乎都安置为警官。还有小部分安排到乡村担任基层官吏,以及武庙的道官。

  当然也能安排到矿务、渔牧、驿站、国营等体系当差。

  等到五十五岁,就可退休致仕,拿半俸养老了。

  这种待遇,可谓千古未有。

  好处也很明显。

  首先是保证了唐军的战力稳定。使得唐廷能够一直贯彻精兵路线。也让唐军被朝廷牢牢掌控。

  而且唐军体系严密,训练严格,还重视军中教育。从军八年下来,几乎都是可用之材,算是一个人才储备库。

  退役将士都信奉武道,对民间尚武之风很有好处。朝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予他们荣耀,也使他们成为拥护朝廷和皇室的中坚力量。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踊跃参军者比比皆是,做军吃饷从宋朝时的“贱业”变得炙手可热。

  虽说入伍前三年的军饷不多,可入伍三年之后,一个人的军饷就能养活几口人了,要是得到武士功名,就更加体面尊荣。退役之后,朝廷还给差事继续吃皇粮。这么好的路子,良家子弟当然抢破头。

  然而,唐军招募新兵的条件比较苛刻。对年龄、体质、身材、长相都有一定要求。

  兵部的数据,洪武五年,各地报名参军的青年超过两百万,可洪武五年招募了多少新兵呢?

  不到十万人。

  二三十个报名者中,每次才选拔一人。由此可见,竞争有多激烈。有的新兵,连续报名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