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4章两头吸血属于基本操作

  朱树人通过郑成功和吴三桂建立起来的互惠互利机制,果然一开始就运行的不错。

  短短十天之内,到第二次交易时,吴三桂这边又有了大收获——高杰的嫡系部队,以及一部分因为蝴蝶效应而跟着高杰走的白广恩旧部,也因为李自成的控制不严,被逮到了机会的吴三桂,用银弹外交和南撤诱饵诱惑下,拐到了山海关。

  蓟门马科的部队,也出现了不稳。

  一部分被李自成派来威逼吴三桂的马科部队,在吴三桂的劝诱和大笔撒钱下,私自脱逃投了吴。

  至于投吴之后,后续是选择南撤还是继续跟着吴三桂打仗,都是留去自由——

  只不过要南撤的人,就拿不到银子了。毕竟南撤安全还不用卖命,吴三桂肯帮他们出免费船票就很不错了,甚至要扣留南撤者的全部财物,以转移支付重赏给留在山海关坚守的部队。

  而吴三桂在对内克扣的同时,对外还会收郑成功一笔银子。反正他这个中间商是留足了差价的,肯定稳赚不赔。

  只有马科本人,以及他最嫡系的亲军、家丁,因为被李自成看管太严,倒是没逮住投敌的机会。在其中一部分人马投敌后,李自成对这些新附明军的提防就愈发加强了。

  最后核算下来,在崇祯十七年正月底,到此后的半个月中,吴三桂竟比历史同期多捞到了白广恩旧部中、跟着高杰走的那些人马,还有马科的一小半人马。

  河北三边明军,因为朱树人的劝诱、航路、银弹攻势影响,至少有一半本该坚决投闯的明军,变成了反复无常、再次弃暗投明的状态。

  闯军方面,至少因此被额外拉走了两万多新降未久的原明朝边军,白广恩马科的从贼部队,只剩了小半个空架子。

  吴三桂这边,虽然是多兼并了两万多明军,但他自己的战力并没有增强,因为他自己嫡系的张国柱部数千人,还有其他数千并非吴家嫡系的关宁军,都被张名振郑成功运走了。

  高杰带来的白广恩旧部,也大半被张名振收买了,还有少数唐通和马科旧部跟着南下。

  核算下来,张名振和郑成功是实打实净赚了三万左右的九边兵马。

  其中本来就心向朱树人的李辅明部,有六七千人(李辅明算是蝴蝶效应额外活下来的,本来在永平府防区的地位就跟吴三桂平级,他要拥护总督王永吉南下,吴三桂是管不到的,所以也不能算是吴三桂的损失),

  张国柱部五六千人,其他非嫡系关宁军三四千,白广恩部近万,马科、唐通部加起来三四千。吴三桂还比历史同期净亏了大几千人。

  但考虑到对面的李自成净亏三万,所以吴三桂就算少了大几千人,他和李自成的势力对比,依然是比历史同期占优的。

  而且吴三桂麾下的部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