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合作谈判_伊拉克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预期的效果,经济持续下滑,生产消费品进一步紧缺,市场上甚至连牙膏、牙刷和毛巾都买不到。那时戈尔巴乔夫把会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归结于政治阻力太大,为了扫除障碍,义无反顾的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刘明决定委婉的提醒戈尔巴乔夫,他说道:“对于苏联在您领导下的改革展,我是充满信心的。但是现代经济规律非常的复杂,简单的计划指导是否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还是要认真考虑的,您可以适当的放开一部分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一定作用。”

  戈尔巴乔夫点头道:“这个我们会考虑的,不过社会主义的特征是计划经济,这个主体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对了——阿卜杜拉,你以前曾经答应过我让苏联每年增收美元,这是真的还是在和我开玩笑?”

  刘明微笑了一下然是真的,我从来不和政治家开玩笑!”

  戈尔巴乔夫眼神一亮,盯着刘明问道:“是真的?这可是每年美元,你如何做到?”他心里震惊了一下,原来以为刘明只是玩笑而已,现在对方竟然坦然表示可以做到,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思忖了一秒钟,立刻表态:“阿卜杜拉,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将是全方位合作的亲密盟友,苏联将给予伊拉克最大的支持。我们将承认南阿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在其他的各个方面与伊拉克全面合作。核反应堆,导弹,其他武器,机器,技术和情报、人员的合作全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戈尔巴乔夫此时心里有些激动,如果自己能搞定这项谈判,每年增收的美元将给苏联经济改革带来巨大的助推力。自己设想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苏联将迅展起来,和美国并驾齐驱,自己也将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苏联领导人被计入史册。

  刘明看着戈尔巴乔夫,缓缓说道:“在来苏联之前,我的设想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来到这里之后,我现事实比想象的要复杂一些,这里的生产率太低了,而且管理和官僚作风非常厉害。每年增收恐怕不会短时间内实现,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没有等戈尔巴乔夫反应,他接着说道:“我准备联合欧佩克国家一起提高油价,将石油价格每桶提高到19美元,这样的话苏联的石油和天然气每年就能够增加美元的收入,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吧?”

  戈尔巴乔夫心中一喜,苏联对世界油价增长已经是盼望已久了,由于苏联的地形比较恶劣,不像中东那样容易开采石油。苏联石油开采的成本比较高,在先前的国际油价下,石油工业只能勉强维持,为国家创造不了太多的外汇,但刘明的这个提价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啊!

  刘明接着说道:“我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