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3章 孤亲守长安(第十五连更,求订阅!)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的日子都很简单枯燥。

  天不亮赶路,到了半晌时找个阴凉的地方歇息避暑,等到太阳西斜再赶一段路。

  每天走走停停,因为队伍人多倒也不寂寞,偶尔还会有不长眼的贼匪过来打个劫,给大家添点乐趣。

  把那倒霉不开眼的贼人俘虏,贬为奴隶,负责每天宿营时砍树挑水喂马挖茅厕立营栅,有时还会顺便去把他们的贼穴给犁一遍,顺便赚点外快。

  罗通与李存孝两个孩子一路倒是有伴,窦红线留在河北,但同意秦琅把罗通从洺州南阳公主那里接去长安。

  有空时教教他们武艺,或是读书识字绘画,两孩子虽年少,但都挺勤快努力,每天自己骑马同行。小突厥李存孝不会武,但很认真的学,他比罗通付出的努力和汗水更多,这孩子知道自己无法跟罗通比,虽然年纪差不多,可罗通已经是国公爷了。

  长安。

  李世民正召集重臣大将们在东宫议事。

  凉州、灵州、并州越来越多的情报奏入长安,显示突厥的入侵迫在眉睫。

  突厥还未越境南下,但朔方反王梁师都已经先一步出兵了。

  李靖奏报,梁师都集结兵马八万,兵临夏州。

  李世民召集群臣,不仅限于三高官官和东宫班底,许多重臣大将皆被召入宫中共议军事。

  淮安王李神通、河间王李孝恭、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督柴绍、司徒窦轨等皇亲国戚也都参会。

  殿中,并州总管李世绩派来的参军刘仁轨正在做报告,“曹国公已下令并州以北五州共计三十四县百姓,人口一万七千九百余户,尽数迁往雁门关以南。其存粮两万四千余石,牲畜牛马六千八百余头,也皆随人口迁入雁门关以南。来前曹国公让臣奏告太子,若北虏果真借我河东南下,那么管教他饿死在雁门关以北,绝不让其过雁门关。”

  曹国公便是并州都督李世绩,坐镇太原。

  他现在代北搞坚壁清野,就是要不给突厥人可乘之机。

  清空代北,然后坚守雁门关、楼烦关一线,以并州太原为支撑,打一场防御战。

  李世民听了脸上并没有什么高兴之色。

  “坚壁清野,如此一来,一万余户近十万人口被迫背井离乡,如此大规模的迁徏避难,百姓要吃多少苦。我担心饿不死突厥人,倒会饿死无数背井离乡的代北百姓。”

  刘仁轨忙道,“请殿下放心,曹国公早有准备,代北五州百姓南撤,着并州等五州各对口安置一州百姓,原代北各州县官吏,依然要继续统领民政,治理刑狱。并州等对口诸州,也会安排南撤百姓垦荒屯田等,并会拔给粮食以维持生活,绝不是不管不顾。”

  “南迁百姓一路上的牲畜死伤,也会由并州大都督府照件赔偿。”

  新任民部尚书裴世矩皱眉道,“现在这季节,百姓垦荒屯田也来不及了,起码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