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章 第 138 章_[清穿]给康熙当弟弟的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手坐镇,确定文章写的没问题才会印出来。皇上现在对那种事情特别紧张,他们绝对不会傻不愣登的往枪口上撞。

  就是多花点心思,也得确定万无一失才行。

  八旗阅兵照常举行,往年阅兵那些王公大臣讨论的都是今年的武器怎么样,再畅享一下接下来打哪儿,今年不一样,今年讨论的全部都是最近学了多少有用的医案。

  这年头早夭的孩子那么多,不光只有满洲勋贵家的孩子,汉人家的孩子也不少,只是没有宗室王亲家里显得那么触目惊心。

  入关那么多年,如今朝中的中坚力量基本上汉语说的比满语顺溜,只有和太皇太后一辈儿的老人还说满语蒙语,为了家里小辈们的生命安全,他们学起医术来那叫一个头悬梁锥刺股。

  就是能坚持下去的没几个,过了兴头之后又恢复原样,宁愿花大价钱养十个大夫住家里也不愿意再看医书。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是读书的料就别读了,读到最后不光自己难受,还玷污了那些清清白白的书。

  大不了把私房钱全部交出来,他们没事儿不再去外城鬼混,省下来的钱全都用来培养大夫,这总行了吧!

  年后不久,遏必隆和曹寅就欢欢喜喜的回了京城,鳌拜和苏克萨哈还要在那儿多待几个月,税制已经修改完成,接下来一年是最要紧的时候,去年年底那些不肯交钱的在期限内把钱补上朝廷能当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如果不愿意补,那就只能请他们到衙门坐坐了。

  治国嘛,也不能太死板,太死板了对谁都没好处。

  能用钱来解决问题,官府也不是不能网开一面。

  曹寅在江南干的风生水起,和他爹小心谨慎的风格一点都不一样,直来直去的手段打了江南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所有人都觉得曹寅和曹玺这父子俩的手段应该差不多,父子俩一脉相承才对,小年轻不知道轻重,办事只能比他爹更小心,谁知道那小子嘴上说什么就是什么,没有半点弯弯绕绕。

  官场上谁不是一句话里面十个意思,猛不丁冒出来个愣头青,能反应过来才怪。

  小曹同学不在乎别人怎么想的,他和他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的异常默契,他爹这些年脸上的褶子都少了很多。

  “曹侍卫,好久不见。”隆禧溜达到乾清宫,看到久违的小曹同学立刻上前打招呼,“升官的感觉怎么样?”

  “给阿哥爷请安。”曹寅咧嘴笑的开心,蹲下来挤眉弄眼,“升官的感觉好极了。”

  他在江南忙活大半年不是白忙活的,回到京城就升了二等侍卫,皇上还给他分了佐领让他管。他还不到二十岁就分到了佐领,纵观整个京城,除了宗室王亲还真没几个能和他相提并论的。

  要不是他太年轻,凭他之前的功劳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