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58章 军事战略的转变(第一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正就是宫里的人,太监一般都是宫里的。

  可袁可立一听,先是愣了愣,然后立刻说道:“走,回去。”

  他刚走两步,却见方正化带着人已经朝这边走来。

  方正化笑着拱手,说道:“袁大人,好久不见。”

  “方中官,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袁大人客气了,咱也是奉了皇命前来。”

  袁可立马上严肃了起来:“陛下有何新指示?”

  “有圣旨,袁可立接旨。”

  众人一听,连忙跪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袁可立治军有方,复辽有功,着兵部尚书衔,召命回京,钦此。”

  “臣拜谢圣主隆恩。”

  “袁大人,安排一下,随咱回京吧,陛下还在等您呢。”

  袁可立接过圣旨后,好奇地说道:“方中官,近日京中可好?”

  “一切都有条不紊,就差袁大人了。”

  袁可立心头一跳,他感觉手中的圣旨变得沉重起来。

  孙承宗去职,他是知道的,现在军委会元帅一职空缺,朝中所有人都在猜测接下来元帅一职谁来担任。

  也有一些人推荐了袁可立,当然,更多的人推荐的是袁崇焕。

  然而,眼下突然给的兵部尚书头衔,让袁可立心中似乎有些猜想了。

  兵部尚书在大明朝肯定是实权官职,不过已经在整顿兵部案中,被张凡架空,整个兵部都编入到军委会下面了。

  兵部尚书自然成了虚职,属于加衔。

  例如孙承宗是兵部尚书衔,袁崇焕也是兵部尚书衔,阎鸣泰也是,现在袁可立也是。

  它代表了一种身份象征,和三公一样的道理。

  方正化的话意有所指,袁可立也再多想,收拾一番便回京师。

  与此同时,在天津卫海军学院的郑芝龙也接到了一封圣旨,让他立刻回京师。

  七月一日,早朝,所有人关心的元帅人选公布了。

  袁可立!

  袁可立的上位,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在整个军政体系中,目前大明朝还是以陆军为主。

  例如九边总兵力加起来达到50万之多。

  海军的存在其实相对薄弱。

  别看孙传庭和秦良玉在安南打得顺风顺水,但离京师太远,从主观的感觉上,存在感有些薄弱。

  再加上这些年边防的压力基本上在辽东和蒙古。

  大家一时间无法将注意力转移过来也是正常的。

  而袁崇焕在此次辽东之战中也是有大功的,辽东军消耗了皇太极大部分兵力,战争打得绝对出彩,他坐上元帅之位,许多人都不会有意见。

  可最终皇帝却选择了袁可立。

  为什么?

  聪明的大臣也已经分析出原因了,接下来大明朝可能要在海上投入大规模的军费。

  这涉及到国家军事战略的调整。

  并且,聪明的人也注意到了,郑芝龙回来了。

  郑芝龙不仅仅从天津回了北京,还进入到军委会这样的实权中枢部门,而且还进入了总参谋部,担任同知参谋。

  什么是同知参谋?

  副参谋长。

  郑芝龙低调地上任了同知参谋,进入军委会决策层,这意味着一些方向的改变和扩充。

  而事实上,袁可立自己怀疑,皇帝其实是想让郑芝龙来做元帅的,自己可能在这两年是一个过渡。

  袁可立也老了,他比孙承宗还大一岁。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