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_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然的神情,就被诸葛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无奈被逼上梁山的刘封也不多想了,抄吧!

  苏轼他老人家的名篇太出名,刘封再是学渣,也能背诵一二。

  不过,整首念奴娇是宋词,与三国魏晋的赋文不同,拿出来的话虽能惊艳,但容易让人怀疑。

  刘封准备抄其中的一、二句话应付一下,诸葛亮、鲁肃总不可能逮着他一个武将后辈作诗赋。

  “咳,咳,回禀两位先生,方才有感而发,偶得几句闲语。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诸葛亮、鲁肃听着,久久相顾无言,这五句短句,结合着眼前的江涛与绝壁,给人的感觉不就是刘封描述的景象吗?

  比起他们两个华丽词赋堆砌的赋文,刘封这几句话,切中要害,概括所有,又极是气势滂溥,让人顿生万千豪情。

  而更绝的是最后二句,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曹操大军压境,战事一触即发的紧要关头,诸葛亮和鲁肃作为刘备、孙权两大集团中的主战派代表,肩膀上承担的重任可想而知。

  他们表面上谈笑风生,风度翩翩,实际上只是为了让人放心,让人感觉他们是智者,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可局势的变化诡谲,曹操的名头太大,连袁绍这等北地诸侯都被其所灭,汉家天子更是成为事实上的傀儡,刘备和孙权真的能挡住曹军吗?

  这个疑问,在诸葛亮和鲁肃的内心深处,也时不时的跳出来问询一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为这一句,当浮一大白。”鲁肃喃喃自嘲一句,端起酒觥,仰头一饮而尽。

  诸葛亮摇着扇子没有说话,不过看向刘封的眼神不一样了。

  他这个时候有些明白,妻子黄月英为什么在信中要推荐刘封陪同随行,主公刘备这义子倒还真是不寻常。

  刘封五句抄袭的词文,让两位大佬对自己刮目相看,鲁肃在平常相处时,是一个不拘小节的忠厚之人,也就是说,只要性情和爱好能谈得来,鲁肃就是你大学寝室里年纪大一点的大哥。

  有鲁肃带着,刘封的拘谨也去了一多半,诸葛亮和鲁肃交谈之时,刘封忍不住也会插上一、二句话。

  太过贴近汉末的事略,刘封不敢多言,怕被两位大佬看破。而关于江东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个方面是刘封的强项。

  孙吴之后是东晋,东晋之后是宋齐梁陈,往后是隋唐宋明清,江东也从经济落后的南方偏安之地,成为王朝的粮仓,整个天下最为富庶之地。

  直接讲三国历史和两晋朝代,那是神棍。

  就大致的走势进行模糊又切中要害的分析,那是眼光长远,深谋远虑。

  当船只行驶过江心洲时,刘封凭着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让有江东邓禹之名的鲁肃大为惊叹。

  鲁肃对刘封赞不绝口,相反倒是同一阵营的诸葛亮只是轻摇羽扇,微笑不语。

  这位蜀汉大佬显然不是轻易能打动的人,在看人识人方面,自有一套标准,刘封在他们眼里,最多就是关平同一档级的小辈。

  日久见人心。

  刘封不急,他才十八岁,正是风华正茂,有的是时间来证明。

  大禹封路:兄弟别嫌少呀,新章节来了。小幼苗,在成长中。哈哈!表字很重要的,没表字不能讨老婆。求追读,求收藏,求。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