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模型错误?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出来了,至少在材料方面,基本没有太大问题。

  尤其是TBC。

  对于重型燃气轮机来说,这玩意儿可太重要了

  他一口吸完了手里的椰子汁,开始往自己的住处走,而就在他进入红区的一瞬间,早就等待多时的研究员立刻迎了上来。

  “陈工,您回来了!”

  陈念抬头一看,来的是东汽方面安排给他的专用接口人,负责他在东汽期间的一切技术、生活方面的事务,名叫徐远。

  “呃回来了,怎么了?”

  实话实说,陈念对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还是有些不适应,比如前一天晚上,他只是随口在散会之后提了一句说什么时候有空去海南喝椰子汁,结果今天早上一醒来,厨房里就已经摆好了新鲜的椰子,颇有一种“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感觉。

  但这一次,徐远似乎并不是在跟他客套。

  “技术组那边有点问题,想麻烦您过去看看。”

  “具体什么问题?”

  陈念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他知道,在这种晚饭后的时间,如果不是真的有急事,东汽的总经理是不会允许有人来打扰他的。

  “是关于透平叶片流热固特性预测的问题,您昨天提供的模型,技术组那边看过了。”

  “但是,他们验算的结果,跟您给出的结果有些不一样。”

  听到这里,陈念皱起了眉头。

  还真不是小问题!

  所谓的透平叶片流热固特性预测,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指对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工作载荷的预测。

  在高温下,持续运行的燃气轮机透平叶片承受着离心力、气流力、温度等等多种载荷,要保证叶片运行安全,就必须精确获取复杂冷却结构下叶片的运行状况。

  而开展流热固综合特性研究,就是目前获取数据的最基本的手段。

  如果这种预测出现了问题,那么在后续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透平叶片的设计特性就无法准确实现,有可能造成元件工作寿命变短、稳定性下降、甚至引发整个燃气轮机系统崩溃的风险。

  “具体是怎么不一样法?”

  陈念赶紧问道。

  “主要是冷却结构换热特性那一块。”

  “按照您之前提供的数据和模型,技术组模拟了簸箕形、圆锥形和圆柱形三种气膜孔型对孔排下游局部冷却效率的影响,但最终的数据结果跟您的结论完全不同。”

  “完全不同?”

  陈念下意识地重复了一句,心里无比疑惑。

  他仔细回忆着自己之前提供的数据,试图去找到问题的关键。

  按照系统提供的模型和结果,在雷诺数为10000~25000、吹风比为0.3~2.0范围内,徐远提到的三种孔形的最佳吹风比分别为0.7、1.0和0.5,且当吹风比大于0.7时,扩张形孔的冷却效率高于圆柱形孔。

  另外,收缩-扩张形孔还能通过形成耦合涡扩大气膜覆盖区域,产生110%的冷却效率提升。

  这个数据陈念之前也做过初步的验算,毕竟模型是现成的,花不了多少功夫,可当时的他,却没有发现问题。

  难道是给数据给错了?

  还是说,是系统出了问题?

  有可能

  毕竟系统给出的是最终的数据,而模型也是根据最终数据生成的。

  会不会是,这一套模型,只适用于AGT110汽轮机?

  那也不对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模型还能叫模型吗?

  陈念越发觉得不解,他赶紧对徐远说道:

  “走,咱们去看一看,如果真有什么问题,得尽快解决!”

  “明白,都在等您,我现在带您过去。”

  在工作上,徐远并没有机关的那种虚与委蛇的作风,两人当下加快了脚步,朝着实验室的方向走去。

  一边走着,陈念一边在心里暗暗想道:

  希望不要出问题。

  ——

  但是,哪怕真出了问题,也没有关系。

  自己学了那么多东西也不是白学的。

  要真是系统管不了的事,那我就自己管!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