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倒戈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项目成熟之后才打脸,而现在呢?

  不到两天的时间,几乎就已经实锤了。

  不过,这也说明了己方作战思路和对外策略正在发生转变,很可能,以后我们会直接跳过战忽环节,直接进入战恐阶段。

  毕竟,刻意掩藏实力,在当前的局势下,收益是远不如威慑和恐吓的。

  美方撤退的动作,就是明证。

  关掉了论坛页面,陈念重新把注意力拉回到了桌面上那一堆厚厚的资料上。

  这些资料全部都是星火小组的专家从各个实验室、课题组收集回来的第一手资料,内容则包含从最基础的粒子原理、到实操性的反应堆构建、再到有关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尖端研究的全方位信息。

  陈念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才把目录的内容过完,距离能自己去拆解核心技术,还差的远了。

  不过好在,他也没打算真的靠自己。

  之所以要花费时间去看、去学习,一方面是对源点的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自己建立一个全局上的概念,避免后续真正使用系统进行解析之后,会陷入无所适从的情况。

  至于他所真正需要的那些核心技术难点,下面的专家早就已经给他准备好了。

  说白了,无非就几个方面。

  第一壁问题,超导材料问题,氦灰损耗问题,氚原料自持问题,中子辐射问题。

  其中,超导材料问题已经可以通过金属氢得到彻底的解决,直接不用考虑。

  但第一壁、种子辐射问题仍然困难。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我想要用锅来炒菜,但问题是,我的火是1000度的,可我的锅耐热只有600度。

  还没等菜炒熟,锅就直接化了。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去发展新的材料,来保证包裹住反应堆的“锅”,不会在菜做熟之前化掉。

  这可不好操作毕竟,陈念在系统里看到的,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材料所需要的源点消耗,都是1000点以上了。

  能解,但没必要。

  还是得想办法继续往下细分,尽可能地达到最高效率。

  除了第一壁和抗种子辐射材料之外,氦灰损耗问题必须靠偏滤器解决,这也是一个大的技术难点。

  偏滤器的一侧是上亿度的燃烧等离子体,而另一面则是第一壁之外的普通材料,它的冷却性能要求极为夸张,据陈念了解,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研究组做出可靠的原型。

  相比之下,材料自持问题倒还轻松得多了。

  反正大力出奇迹,金属氢一出,整个系统设计的复杂性成几何级数下降,腾出来的冗余空间,解决一个材料自持问题,根本不在话下。

  梳理完了所有内容,陈念长长舒了一口气。

  核聚变项目的总体技术路径算是理清了,如果顺利的话,华夏有可能在两到三年内制造出第一个实验性聚变装置。

  到那时候,人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