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 国际会议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现在月均150点的源点积累速度,再加上手里的1200点源点,完全可以满足项目需要。

  “明白。”

  陈果点点头,继续问道:

  “EAST新项目的目标是直接搭建工程实验堆,其中涉及的各个系统都极为复杂,可能还是需要伱去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在这一点上,你有没有别的想法?”

  “比如,先建立一个专门的技术小组,通过技术穿透的方式来领导项目?”

  听到陈果的话,陈念也是微微一怔。

  实际上,对这个方案,他是有过考虑的。

  毕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哪怕是有系统加持,“技术准备”上没有难度,但在“技术传递”这项会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上,其实根本就没有可以投机取巧的办法。

  图你要出吧?文档你要写吧?实际适配的数据你要算吧?

  一件件事情叠加起来,也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所以,能有人帮自己分担一部分工作是最好的。

  但问题又来了,要让这个所谓的“技术小组”达到能够担责的成都,就必须保证他们对技术的理解至少能达到自己50%的水平以上。

  这不就演变成教学生了吗?

  哪怕从已经深耕当前领域多年的成熟学者里面去挑,也很难挑出合适的人选。

  因为,现在陈念所持有的技术,都是崭新的。

  其中涉及大量此前人类没有涉足过的复杂定理和诡异逻辑,而其他人又不像陈念一样,信息不能直接以全须全影的方式灌到脑子里,教起来实在太难了

  想到这里,陈念突然心里一动。

  万一可以呢?

  在2010年这个时期,脑机技术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就在上个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还宣布他们成功使用脑机技术让一只狒狒在无接触前提下打完了一局“打砖块”的游戏。

  也就是说,发展脑机技术的土壤已经初步具备了。

  不如,干脆在这个领域下下功夫?

  如果能成功,哪怕核聚变项目无法应用,在后续能发挥出来的作用,也绝对是极其重大的。

  想到这里,陈念默默展开了系统界面,逐一尝试了他所接触过的几种不同的脑机借口技术类型。

  首先,最简单的当然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运动控制方向,即通过对脑电波的解算,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这项技术只需要区区60个源点,哪怕是搭配了数据包后的完整形态,也只要410个源点。

  ——

  可问题来了,这玩意儿与陈念的需求不匹配。

  他想要的,是跟自己所持有的这个系统一样的,能直接进行信息双向传递的、类似于外部存储器的脑机接口。

  信息刚刚输入,一连串的问号就直接亮瞎了他的眼睛。

  这也就意味着,信息双向传递的技术,在当前环境下还根本没有实现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