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6章 划时代的意义_星火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说看,长征-9型火箭到底准备到哪一步了?”

  “卧槽,五十万是吧?这种问题你也问?”

  “哎呀,反正偷不走的东西,问问又何妨.”

  而就在所有人的视线聚集在嫦娥三号上时,另一边,陈念已经坐上了专机,飞回了成都。

  LITV发动机的技术输出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剩下来的就只有细节收尾,他也没有必要再留在长安,全程盯着了。

  这一次的行程仍然顺利,不过相对前几次而言,难度其实上升了不少。

  主要原因在于,华夏在航天领域的基础,比陈念预想的还要更薄弱一些。

  实际上,按照他前一世的经验,他本来以为在2014年这个时间点,华夏的航天技术应该已经发展到足以称得上“腾飞”的阶段了。

  毕竟,载人航天技术已经成熟,出舱行走已经完成,空间站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发射,怎么看都觉得,我们已经站在了航天大国的俱乐部里。

  但事实上,真正接触下来,陈念才发现,我们几乎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诸多数据和参数没有参考,诸多技术停留在理论阶段,甚至连最具代表性的天宫一号本身,都是海量试错、海量实验后的结果。

  怎么说呢?

  如果说我们的第一次人造卫星发射是骑着自行车上月球,那么到现在,我们也只是把“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而已。

  其中的艰辛,其中的困难,也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感知。

  在这一点上,美国则是完全不一样。

  他们在航天领域已经彻底实现了专业化、产业化,上游支撑力度足够强大,人才储备量级也属于碾压级别,哪怕停滞数年、十数年,也真不是其他国家能够赶得上的

  道阻且长。

  陈念叹了口气,略微沉默片刻后,脸上却又出现了几分笑意。

  ——

  哪怕是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做到了第一,这还不够振奋人心吗?

  他以前看过一些玄幻类小说,讲的是“境界”不如其他人的主角,靠自己的天赋、靠自己的努力实现越级反杀的故事。

  而现在,华夏航天,就处于这个阶段。

  实力逐渐提升,但境界没跟上。

  如果有一天,在各项技术逐渐发展、境界开始快速突破之后,那么我们的发展速度,应该是远远超过那些“老牌强国”的。

  毕竟,我们已经在各个方面做到了极致

  想到这里,他愉快地打开了系统界面。

  接近两个月的积累,他手中所持有的源点数量已经突破了3000点,这算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但对于下一代的突破性技术来说,还是存在差距。

  专用型量子计算机需要的源点数量是1400点,只能用于简单的数学计算。

  通用型量子计算机的源点数量是16万,在GAI和量子计算项目的加持下,它总算有了一个“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