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01章 商埠邮票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发现这处黑市的时间有点晚,莫家村小集已经接近尾声,好东西都被那些眼尖目锐的进货商们,上午就挑走了。

  残羹冷炙,吃得李承牙酸胃疼……全是人家剩的,好东西真心难找。

  不过,也有个好处,大多数摊贩们都抱着甩货捞一笔算一笔的心态,再加上又涂嘉这位熟面孔陪同,价格那是真心不高。

  一枚涂朱的“法事碗”只收了李承五块钱这可是开过光经历过法事的。

  左厢房再也没啥收获,李承在涂嘉的陪同下,来到地面的右厢房,格局差不多,都是书桌条案摊,大约有十来家,以杂项、玩藏为主。

  很快,李承看中一套老邮币,一套汉口书信馆1893年第一版担茶人全套三枚盖销票,白洋纸印刷,中等品相。

  这东西其实并非邮票,正确名称叫“邮资票”,因为它上面连发行国家的名称都没有,发行数量也不确定,甚至连发行计划都没有。

  这与清后期混乱的邮政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

  十九世纪,夕羡邮政系统和邮资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但清朝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急脚驿站”体系,很不方便,且信件容易丢失。

  传统的驿站体系,明显跟不上需求,于是,1963年,夕羡在中海成立丝近代史上第一家现代邮政机构中海工部局书信馆。

  李承面前的这套“汉口书信馆”邮资票,就是汉口工部局1893年发行。

  为什么用“担茶人”作为邮票的主题画面?

  这可不是歌颂丝国制茶人的辛苦勤劳什么的。恰恰相反,这套画面是对丝国制茶工业的绝大讽刺!是列强控制丝国茶市出口的最鲜活历史见证!

  为什么这么说?

  汉口,因地理条件优越,在开埠之后,迅速成为长江流域最大的外贸港口,西南地区众多的农贸商品,资源矿产,都集中到这里。

  当时,茶叶是丝国重要的贸易物资之一,汉口很快成为清末丝国最大的茶市。

  对比历史,1893年汉口书信馆印发“担茶人”邮资票,真是一件让人心酸的事。

  当然,这一切都已经过去,眼前这套担茶人邮资票,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涂嘉上前和摊主嘀咕两句,最后只要李承两百元放在香江至少千元起。

  李承眨眨眼,没说话,涂嘉明显有着“交好”自己的想法,乐得装糊涂。

  很快,李承又在另一家摊位的邮册中发现一套芜湖书信馆发行的“富”字邮。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七月一日,葛雷森开设芜湖书信馆,自任馆长,与中海工部局书信馆签订协议,互认对方的邮资票。

  总体来说,芜湖书信馆发行的第一套邮资票,画面还是很精致的,很有收藏价值。

  也就是李承所看到的这一套。

  摊主同样开价不高,李承支付三百元就拿到这套不错的丝国早期邮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