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8章 连中三元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排一次队伍,这次连刘明谦和赵永也赶过去凑热闹,唐经天和褚盛辉也排在后面。

  一盆铜钱,被助手挑出二十来枚,正背正背的摆成一长溜,当头还有两枚银钱,也是正背。

  汉隶书,圆郭方孔,直径在二点五公分左右,背光。

  李承瞅了一眼就明白这是啥钱,这个主持人,棒槌!

  什么“和开同珍”,正确读法为旋读,“和同开珎”。

  “珎”这个字还曾经引发中日两家汉学派的争论,有人认为读“珍”,有人认为读“宝”。

  按照古代钱币的称呼习惯来看,可称“宝”、称“货”、称“泉”,从未有称“珍”者,所以,李承也赞成读“宝”,它的正确名称是“和同开宝”。

  下台时,又一阵议论纷纷,李承左顾右盼,嚯嚯,合着全场都是棒槌,一个认识这枚钱币的都没有。没错,说的就是你们,全部!

  五人回到座位,赵永率先开口,一脑袋官司,“这铜钱怪怪的,不像官制品啊。钱文结构松散,钱坯精炼不够,黄铜不熟啊。唐师傅,你怎么看?”

  赵永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把这些铜钱的缺点,看得恨透。古代铜钱所用铜料,一般需要六炼,而这些铜钱最多四炼,所以其表面显得粗糙,颗粒感强。

  唐经天眉头紧皱,这玩意……他也没看出来出自何处,难道是私铸钱?

  从炼铜技术和钱文篆刻上来看,很符合私铸钱的风格,可是,这私铸钱,出自谁手?“和开同珍”,又是几个意思?

  正因为没有具体鉴定结果,唐经天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不是花钱,也不是镇棺钱,和私铸钱的风格有些像。”

  他说的对不对?每一句都对,但是有结果么?毛都没有。

  “能入手么?”褚盛辉最关心的是这个。

  这就得认真回答。褚盛辉是彭润斋的大客户,上次弟子帮他看货,结果走眼,这次唐经天亲自出面,有补偿的意思。当然,更重要的是褚盛辉给了不菲的掌眼费。

  他扭过头,低声道,“货是真品,但这是私铸钱,没什么收藏价值。”

  一句话打消褚盛辉的出手念头。

  除了刘明谦,李承和其他三人不熟,因而也没人过来问他的意思。

  刘明谦知道李承看泉有一眼,正准备开口,台上的拍卖师木槌落在台上,啪啪直响,“八百枚唐代铜钱,五枚同文银钱为一组,底价八千,举手五百,喊价一千,现在开始叫价!”

  市场上,银钱价值要高一些,可惜只有五枚,这么一核算,八百枚铜钱八千起价,折合每枚铜钱近十块,这个价格不低的。

  九十年代的开元通宝铜钱,进货价也不过一两块,市场售价嘛八品相以上的开元,五块十块一枚,不难买到。

  再加上买家中有很多与唐经天一个想法私铸钱。

  呢嘛的,私铸铜钱,竟敢开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