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1章 又要抄底_异国猎宝档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承所不知道的是,埃斯肯纳齐家族曾经在东瀛文物圈碰过壁,碰得头破血流。

  战后东洋经济快速恢复,有着犹太血统的意大利古董家族后人,朱塞佩的目光极其敏锐,他认为随着东洋经济复苏,东洋古董文物市场一定会火爆。

  于是,1958年接手叔叔古董店的朱塞佩,将收购目光投向东洋。六十年代,他伙同两位朋友,多次前往西金、大阪、京都、四国、神户等地,大肆采购东洋古董漆器、瓷器以及版画和绘,运送到夕羡店面,进行二次包装,开始炒作东洋文物古董。

  一开始,东瀛人也如同新世纪头十年的国内商人一样,频繁出没于各种拍卖会,高价买下各种东洋文物,送回国内。

  最出名的例子是1969年埃斯肯纳齐家族联合意大利卡宾拍卖行,举行的东洋艺术品拍卖专场。一天时间,所有拍品全部成交,成交总额超过一百三十五亿里拉,约合羡元两千四百万羡元。

  此举,为埃斯肯纳齐家族积累大量财富。

  这场拍卖会之后,东瀛文博界很快意识到,自家的文物,被人恶意炒作。于是,许多文博专家,联合国内的文物古董商们,开始抵制这一现象。

  东瀛的文博圈封闭式结构,也就是这时候彻底形成。

  他们抵制的对象中,首当其冲,就是朱塞佩埃斯肯纳齐!

  以西金古董交流会为首的各个文博行业协会,开始互约,不卖,也不买埃斯肯纳齐家族的任何一件物品!

  朱塞佩傻眼了,他手中可是还囤积着不少东洋艺术品呢。

  原本还以为只是“一阵风”,哪想到东洋人说到做到,数十年,埃斯肯纳齐家族一直都在东洋古董交流会的黑名单上,没人和他们家做生意,甚至还私下呼吁国内人不要去埃斯肯纳齐画廊购物。

  朱塞佩早年购置的这些东洋古董文物,只能靠夕羡游客,偶尔买下一两件,来慢慢消化。

  为了尽快脱手这些囤积的东洋艺术品,朱塞佩给这些艺术品的标价很低,又因为卖不动,他索性懒得更改标价,上次改价格,八十年代末!

  这就是李承看到“有漏”的东洋艺术品标价的真正原因。

  李承并不清楚这些价格背后的“风波”,即便知道他也无所谓。

  李承本人也在倒卖东洋文物,以坂本五郎、高野和明等人,也曾经对他充满警惕,不止一次动议过,“封禁”李承的文物交易,并且在西金古董交流会成员问题上设置障碍。

  最终都被李承一一破解。

  究其原因,除了富田雅孝的力挺外,还与李承的交易方式更温和,有直接关系。

  朱塞佩采用的方式太直白用拍卖会的形式哄抬东瀛文物价格,造成东洋文物市场一片混乱,可以说,性质非常恶劣。

  而李承与富田雅孝的交易中,很多时候都采用“以物换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