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章这都是老套路了_支教十年,你告诉我这是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年。”

  “陛下放心,老臣一定竭尽全力……”

  裵寂立刻就接话。

  结果话说到一半就愣住了。

  多少!??

  裵寂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四、四百年!??

  我滴妈啊!!

  陛下,你确定你说的是四百年而不是四年?

  陛下!!!!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啊。。

  四百年!!

  这哪里是准备灾荒,这分明就是准备末世啊。

  四百年之后,这大唐在没在都还不好说呢。

  李二,你这不是为难人吗?

  想让我走人就直说。

  四百年这个数字一出来,不仅裵寂蒙了,在场的其他人也都一阵懵逼。

  陛下这说的什么?

  无草!

  准备四百年的粮食?

  这是要准备攻打太阳系吗?

  本来他们觉得,李二兴兵攻打栗特靺鞨已经足够他们震惊了。

  现在看来,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房玄龄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陛下,为何要准备四百年的粮食应对灾荒?

  什么样的灾荒,会持续如此之久啊??”

  不是房玄龄见识少,实在是李二说的太匪夷所思了。

  这人间,怎么可能会有持续四百年的灾荒?

  如果真是有那样的灾荒,那恐怕整个神州,都要没人了!

  李二正要说话的时候,长孙无忌进来了。

  后面跟着几个小太监,抬着一个装满了文献的大箱子。

  看到长孙无忌进来,房玄龄赶紧就问:“长孙无忌,陛下刚才说有灾荒要持续四百年,可是确有此事?”

  长孙无忌可是李二的大舅哥,房玄龄相信,李二今天如此反常,一定事出有因。

  很有可能是钦天监的袁天罡,推算出来了什么。

  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长孙无忌一定知道。

  长孙无忌叹口气:“这件事,我也是听说不久。

  不过,似乎确实没错。”

  说完,他就不再理会房玄龄。

  现在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向李二汇报。

  “陛下,臣已经把两汉到现在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农事的书籍都找了出来。

  甚至把地方志的记载都找了出来。

  似乎……

  没错……”

  没错……

  李二听到长孙无忌这么说,感觉心里的心气儿又少了一分。

  “陛下,仅仅是长安,就十分符合气候冷暖。

  自前汉武帝以来,长安在两汉时几乎连年大雪。

  而自汉末魏晋以来,长安雪量大为减少。

  到前隋,降雪已经很少。

  甚至有些年份中年无雪。”

  “而且!”

  长孙无忌深吸了一口气:“臣还发现,我神州一些水果的种植,也有明显的地域变化。”

  “臣通过查阅长安的文献发现,在两汉时,荔枝还仅仅是在岭南出现。

  但是到了现在,荔枝已经在蜀中广泛种植了。

  柑橘也是一样。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但是现在,我大唐皇宫之中,就有不少柑橘树,而且甜润多汁。

  这都说明,我大唐现在的气候,确实比两汉时要温暖了不少。”

  “而且,还有一点,秦汉时期,朝廷就已经着手开发岭南。

  土地和人口增多。

  而且气候温润。

  但是现在,岭南地区气候湿热,比秦汉时气温高了不少。

  这都说明,秦汉时期,气候寒冷。

  而现在,气候已经温暖起来。

  照此推断,两百年之后,气候会再次转冷。”

  长孙无忌说的很详细。

  听的李二眉头越皱越深。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