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8章 筹备新专辑,和刀郎的初次见面_1993我的华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回道:“江董,这张cd是一位叫刀郎的歌手,嘱托我,一定让我把他的唱片,亲自交到你的手上的,”

  听到“刀郎”这两个字,江晓枫也不由为之一振,忙问道:“他人呢?在哪里?”

  小兰回道:“刚走没多久,背面有他的联系方式。”

  江晓枫也不啰嗦,当即拿起手机,按照cd背面写着的手机号码,给刀郎的电话。

  刀郎接到江晓枫的电话后,又立刻从酒店那边赶了过来。

  “2002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

  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

  江晓枫在办公室里,聆听夜刀郎演唱的这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真的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刀郎略显沧桑和沙哑的声音,仿佛一下子,就让江晓枫回到了另一个时空的2004年。

  在另一个时空,在江晓枫的印象中,刀郎演唱的这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几乎是从2004年的年初,一直火到2004年的年尾。

  《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真的可以说是,从年头火到年尾,火遍了大江南北,从农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农村。

  可在这个时空,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暂时还没有走红,也并不为人熟知。

  半个钟头后。

  江晓枫在办公室里,看到了戴着帽子,低着头的刀郎。

  刀郎很腼腆,一直戴着帽子,说话的声音也比较低沉,和唱歌时候的高亢嘹亮的歌声相比,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反差。

  看到刀郎表现得有些拘束,江晓枫笑着说道:“没事儿,不用那么紧张,相识就是朋友,没必要这么绷着,放轻松,”

  听到江晓枫这番话,看到江晓枫如此平易近人,刀郎也是稍微松了口气,脸上勉强挤出笑容。

  闲聊几句过后,江晓枫也直接问刀郎:“你是不是想找我,帮你发行这张唱片?”

  刀郎点点头:“是的江董,我……希望,可以获得您的帮助。”

  江晓枫接着又问:“你这张唱片的版权,应该没有卖给其他人吧?”

  刀郎忙回道:“没有,没人愿意发行,”

  看到刀郎这么实诚,江晓枫也挺高兴的,笑着反问道:“为什么来找我?不找其他人帮你发行?”

  刀郎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的心路历程,一五一十的和江晓枫说了一遍。

  经过一番沟通交流,江晓枫初步了解到,刀郎16岁初中辍学,从资中县去了内江,两年后又辗转到程都、崇庆,还有西安等城市漂泊,用他的话说是“混了4年”,并且在这段时间学习乐器。

  直到1995年,他去了海南唱歌,然后认识了现在的妻子。

  两人去了新姜,此时的刀郎迷茫、无措,后来听到了新姜民族乐,瞬间大受启发,开始大量采风创作,整整经历了8年磨炼,苦熬了3000多首歌。

  其间还经历了创作第一张专辑《西域情歌》,这是一张翻唱专辑,当时太穷了,请不起歌手,就自己唱。

  后来得到燕京音乐人的赏识,他的独特嗓音得到很多人的认可,但是因为没有唱片公司愿意发行,最终这朵水花,还是没能泛起太大的涟漪。

  走投无路之际,刀郎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世纪唱片公司,决定向江晓枫求助。

  这才有了今天,江晓枫和刀郎的初次见面。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