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3章 资本入驻,上市前的融资!_1993我的华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晓枫愿意接受张磊的投资,也不可能给他这么多的股份。

  不客气的说,江晓枫的世纪集团,在国内所有影视公司中,都是最赚钱的一家公司,仅周结仑一个艺人,每年最少能为公司赚到2000万以上的纯利润。

  除了周结仑之外,世纪集团旗下的“一姐”范兵兵,每年也能为世纪集团赚到千万级别的利润。

  再往下还有刀郎、谭婧、徐怀玉、胡戈、吴健、羽泉、许巍、王宝强、徐征、刘茜茜等艺人,虽然还没有达到千万级别,但一年赚个两三百万百万,还是很轻松的。

  这还不包括张继忠、宁昊、王新民、乌尔善等导演、制作人,在幕后为世纪集团,提供一个强大的创作支持。

  实在不行,江晓枫自己亲自下场,凭借自己在歌坛的影响力,随便开一轮巡演,也能赚个几千万。

  所以,江晓枫肯定是不缺钱,也不需要像华怡那样需要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融资,如果江晓枫愿意,世纪集团只需要融资一次,就能够把世纪集团做到上市。

  相比之下,华怡兄弟主要还是更依赖封小刚,依赖封小刚的电影,封小刚和华怡可以说是互相捆绑,如果封小刚不行的话,华怡兄弟真的没办法和世纪集团竞争,

  世纪集团唯一比华怡兄弟弱的,大概就是没有封小刚这样的商业片大导演,至于其他方面,世纪集团几乎可以说是碾压。

  而且,世纪集团除了有几十部电影、电视剧的版权之外,还有几千首流行歌曲的版权,仅江晓枫自己一个人,就发行了16张专辑,将近200首歌。

  不过,江晓枫很好奇,张磊为什么会看中他,而不是看中华怡兄弟,就直接问他:“张总,能告诉我,为什么选择投资我们世纪集团吗?”

  张磊也没有含糊,很认真的跟江晓枫说:“江董,我实话告诉你吧,我们投的不是世纪集团,而是投你。”

  “特别少的人,特别少的公司能够有你这个格局、执行力、能够把公司愿景推到那么高的高度,我们就要寻找像你这样的人。”

  “我们投资人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人海模式,到处参加各种会议,一个地方一个地方跑。”

  “我们采用的是研究型模式,就是通过研究发现哪个是最好的商业模式,然后我们再寻找跟最好商业模式契合的最好创业者,我们再一起发展……”

  听了张磊的想法后,江晓枫并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因为他很清楚,张磊之所以投资世纪集团,就是觉得世纪集团有前途,想要跟世纪集团一块上市割韭菜。

  江晓枫也没有表示反对,只是不接受如此大的融资金额,因为除了张磊之外,招商银行和国外的高盛公司,都曾经派人找过他,说要给他投钱。

  粗略计算,目前对投资世纪集团感兴趣的,就有两家国有银行,一家国有保险,还偷国外出名的高盛和大摩。

  在江晓枫看来,高盛和大摩这样的大公司的投资,可以用他们的声望,为世纪集团拉高股价。

  因为后面会有子公司和孙公司独立上市,到时增发股票,还是未上市融资都会得到更多钱。

  而另一边,和世纪集团一样准备上市的,还有竞争对手华怡。

  华怡为了能够早日上市,也一直在给封小刚做思想工作,为了达到封小刚的目标,为了能够满足封小刚,华怡兄弟甚至借贷为封小刚筹拍《夜宴》这部所谓的大片。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华怡天下,有一半是封小刚打下来的。

  这句话并不是空穴来风,是华怡兄弟王中磊说的。

  因为华怡兄弟确实是靠着封小刚的吸金能力,迅速“出圈”,在几年前,晋升为民营电影公司里的龙头老大。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