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雀儿菜_大山果园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在南沟边上,开心地看着沟畔那么多无家可归的废砖,恨不得立刻给它们找到新家。

  良久,他才恋恋不舍离去。

  李牧羊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多,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

  这里的昼夜温差很大。

  早上才十几度,冷的人穿上外套都哆嗦,但到了中午,就接近三十度,又热的满头大汗。

  李牧羊回到家,看到就香琴正坐在门槛上摘“雀儿菜”。

  雀儿菜其实就是荠菜,是一种几乎大部分人都吃过,但却没有人工培育成家用蔬菜的野菜。

  每年过了阳春三月,雀儿菜……荠菜就突然冒了出来。

  一般会在麦地或者冬油菜的地里。

  所以到了这个季节,若是看到麦田里有很多女人蹲着,那就是在挖荠菜。

  荠菜能吃的季节非常短暂,大概也就吃到4月底,等到五月,荠菜就会开出小白花,味道也由原来的香甜变得微辣。

  继续老下去的话,慢慢就不能吃了。

  庆阳的人们吃荠菜,有很多种方法。

  并且在荠菜的不同月份,吃的方法也不同。

  例如三月初采回来的荠菜都非常嫩,还带着微微的甜味。

  只需要把它洗干净,用盐醋和熟油辣子拌起来,就是一道不错的凉拌菜。

  等到三月底,四月初,荠菜就慢慢长大了,开始出现淡淡的辛辣味,这个时候荠菜就需要用热水烫下,然后在用冷水并过,再可以做汤或者炒菜吃。

  到了四月底,荠菜就几乎变成老荠菜了,部分开花的早的眼睛挂上白花。这个时候的荠菜辛辣味很重,若是直接吃的话,已经有点难以下口。

  于是,人们便采摘回来同样用水焯过,包包子或者包饺子。

  包包子和饺子都要用稍微老点的菜,若是菜太嫩的话,一拌盐等调料,就全部被杀成水了,湿漉漉的根本包不成。

  即使勉强包好,吃起来也没味道,不够过瘾。

  远远看到李牧羊回来,还拉着一个架子车,李香琴先是愣了下,随后才将手中菜扔回篮子里,跑过来帮他推车子。

  从下面的乡间小道到李牧羊的三间瓦房,是上坡路。

  这样方便排水。

  因为这里常年干旱,所以排水一直不是人们重视的点。

  每次天气突变,来了大暴雨,整个田野里的水就会四面八方向位置低的方向漫过来。

  李家村是一个从北向南地势越来越低的地势,而李牧羊家偏偏就在近乎最南边的位置。

  若是真发生大洪水,肯定都会先漫到他家附近,然后继续向南,最后沿着桃山脚下凹陷进去的峡最终留到马莲沟。

  当初李牧羊建三间大瓦房时就充分考虑到这点,所以特意将房子的地基垫高很多,并且将那边的土转向两侧,留出大水排泄的足够空间。

  但这样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就例如现在,他要拉着车子回家,就要从低处拉到高处,要费很大的力气。

  “哥,你是买了个架子车吗?”

  李香琴看到新架子车,还有点不确定,毕竟一个架子车,在这个年代,也不算是小物件。

  很多人家到现在都没架子车呢,每次想拉个什么东西,都要去邻居家借。

  “当然是买的,难道我还能从半路抢一个回来啊。”

  李牧羊回答的时候心里很自豪。

  这可是比上辈子提前三年多完成架子车自由,值得给自己的一个鼓励。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