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_晋末长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毛邦、裴廙二人看完陈午后,又看向跟在他身后的诸多将校。

  乞活军确实够穷!

  统一的戎服都没有,甲胄不多,器械也不够精良,唯精神头还算不错。

  “比不得陈侯。”陈午躬身一礼,然后说道:“我平生最敬杀胡壮士,陈侯转战南北,屡建功勋。野马冈之战,破石勒;七里隘之战,败刘聪;又有自洛川挺进洛阳,于数万匈奴之中纵横驰骋之壮举,让人心中感佩。有君侯在,朝廷幸甚,中兴有望矣。”

  “过了。”邵勋哈哈大笑,道:“陈将军忠肝义胆,也不遑多让。”

  乞活军,“扶清灭洋”的西晋版本,有意思。

  陈午这个人,明明手下一大堆杂胡,但说起“杀胡”依然慷慨激昂。或许,他语境中的胡指的是刘汉,而不是胡人普通百姓吧。

  “不如将军远甚矣。”陈午惭愧道:“匈奴南下陈留,大肆掳掠,而今闾里成墟、乡村残破,我却不能制,实在惭愧。”

  “将军兵少,情有可原。”邵勋鼓励道:“此番贼众南侵,就数濮阳、陈留战事最为激烈,能保得郡城不失,漕运不断,便已是胜利。攻灭匈奴之事慢慢来,不着急。”

  陈午一听,愧疚之意稍减。

  他受命镇守浚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障漕运。如果光看这一点,他是成功的,至少南下的石勒所部没在他这里讨得太多便宜。

  梁国的王平、祁济甚至还利用蝗灾,突出奇兵,击败了桃豹一次,虽然后来又被他们打败一次,但战绩也算可以了。

  “匈奴退兵只是一时,陈将军万不能掉以轻心。”临离开浚仪之前,邵勋又道:“万一贼众再来,当以守住浚仪为要。”

  “匈奴还会来?”陈午有些惊讶。

  粮食都运进洛阳不少了,他们再来又有什么用?

  “刘渊将死,故匈奴退兵。”邵勋解释道:“新君登基之后,为了威望,或要发动战争。不是洛阳就是长安了,洛阳可能更大。”

  陈午闻言有些忧心。

  邵勋见了,暗道难道他真是个忠臣?或者只是单纯地对匈奴不忿?

  又随口聊了几句后,便登船离开了。

  陈午、王讃等人站在岸边,目送着船队离开。

  不管承不承认,陈侯如今确实是豫州乃至洛阳的中流砥柱。

  即便很多人不看好他,甚至鄙视他、厌恶他,但都要捏着鼻子与他合作。

  合则两利,分则两败,凑合着过吧。

  船只顺流而下,速度极快。

  六月中旬,邵勋抵达了陈县。

  激昂的战鼓声中,上万士兵一批批下船,在岸边列阵。

  当邵勋在亲兵、僚佐们的簇拥下,出现在船舱外时,一大群人呼啦啦弯腰行礼,高呼道:“参见君侯。”

  “免礼。”邵勋下了船,搀扶起几个人后,双手虚抬,大声道。

  众人慢慢直起身子,低眉垂目,恭敬侍立。

  邵勋扫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