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6章 大唐的名将们,兵发安禄山_剪辑十大忠臣,各大帝王起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隆基充满愧疚的看向了王忠嗣,言道,

  “当初,若是按照汝的策略,在石城堡附近另建堡垒,步步为营,吐蕃的石城堡防线不攻自破,那数万唐军怎会埋骨他乡呢?”

  李隆基继续说道:

  “若是这天下有后悔药可吃,朕第一个必斩董延光,谁都拦不住!朕说的!”

  “朕到如今才发现被人蒙蔽了,也都怪症成了没有眼睛和耳朵的瞎子聋子,再也听不进忠言逆耳。

  朝堂上那些人什么也不懂,也不亲自去调查、了解,他们手里拿着一支笔,长了一张嘴,脑袋一拍,张口就来!”

  “他们当中既有狡诈如李林甫之人,也有愚蠢无耻如董延光之流!”

  最后,李隆基咬牙切齿地说道:

  “应该把他们的脑袋挂到石城堡外,祭奠那死去的儿郎!”

  王忠嗣终于再一次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才说道:

  “陛下,事情已经发生,眼下成了定局,何必再多说。”

  “不,朕要说,因为天下会大乱。

  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会造反,回纥和吐蕃大军会进攻我大唐!

  朕需要你们大唐,也需要你们,朕需要你们平定内乱,保住我大唐的国运。

  还请各位将军,各位臣工,相忍为国,风雨同舟,群策群力,再助朕一臂之力。”

  王忠嗣俯身下拜,

  “敢不为陛下效死力!”

  郭子仪,张巡,颜真卿等人,

  “敢不为陛下效死力!”

  有了这些人的带头,大唐文武百官纷纷高声附和。

  自武则天时代以来,唐朝的边患有三:

  一为北方的突厥,

  二为东北的奚、契丹,

  三为西方的吐蕃,

  开元时期的战争因此围绕这三个边患展开,而开元时期的名将也多出现在这三个战场上。

  王忠嗣的父亲是王海宾,开元二年,王海宾跟随薛讷讨伐吐蕃,战死在长城堡。

  时年九岁的王忠嗣被唐玄宗养在宫中,成了唐玄宗的义子。

  王忠嗣长大后,骁勇善战,屡败吐蕃,凭借自己的军功步步高升,在开元二十九年担任朔方节度使。

  天宝初年,强大的后突厥汗国走向崩溃瓦解,王忠嗣趁机出师北伐突厥,多次取得胜利,加速了后突厥汗国的灭亡。

  新兴的回纥汗国和唐朝交好,唐朝的北境从此再也没有边患,

  唐玄宗于是把对外政策由被动防御改为积极进攻,对吐蕃发动了攻势。

  唐玄宗对王忠嗣充满了信任,天宝五年,唐玄宗让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河东三镇节度使,

  王忠嗣由此成为唐玄宗时代第一位一身掌管四镇的节度使。

  此后,王忠嗣和吐蕃频繁交战,在青海、积石大败吐蕃人,又在墨离大败吐谷浑人,威震边陲。

  可王忠嗣位高权重,战功卓著,不禁居功自傲起来,这便引起了唐玄宗对他的猜忌。

  天宝六年,唐玄宗解除了王忠嗣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