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2章 聚沙成塔(第二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52章聚沙成塔(第二更,求订阅)

  虽然一下子涌入了一万五千多移民。

  但是东宁这边早就有了准备,毕竟,对于大规模移民的到来,南洋早就轻车熟路了。那些签署雇佣合同的劳工,直接乘车被送去城外的劳工营地,在那里接受培训。

  至于剩下的七千多人,愿意租房则有房产中介们负责接待,想要住店的,会有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到什么地方住旅馆。

  尽管海关大楼内外显得很是拥挤,但是在货币兑换点,却没有几个人,对于这些早就习惯了在黑市兑换货币的沪城人来说,他们才不会在这兑换官价呢。

  因为过来的人太多,没有挑选的余地,刘中洲一家人租的房子只是间三室一厅的公寓。

  虽然如此,可对于初到异乡的他们来说,已经很满意了。

  “……今年美国棉花丰收,为了刺激棉花出口,美国政府向南洋提供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用于购买美棉和机器设备,现在正是投资纺织厂的大好时机……”

  尽管如此多的问题令人反感,但是警官的脸上却有着不容辩驳的神情,因为之前中介已经告诉过他们:复核户籍的时候绝不能拒绝回答,否则报不上复核,拿不到临时身份证,在南洋就无法生存。

  和许多初来乍到的富人一样,周昌仁也来到了实业总会,实业总会位于东宁省通产厅的二楼,虽然才是上午十点,可是这里却已经聚集了一群人,操着沪城、宁波以及苏南口音的人们,他们或是看着“投资手册”,或是在那里高谈阔论:“纱厂”,“服装厂”,“玩具厂”、“电子厂”之类的话声接连不断的传来。

  有的人需要找的是工作,而有的人并没有这个需要,相比于工作,他们在寻找的是投资的机会。

  在三个孩子找自己房间时,中介从包里拿着厚厚一叠纸。

  “这是户籍登记表格,刘教授和家既然要在东宁久留,照这里的规矩是要报个临时户籍的。这是官方的规定,没有临时户籍,就没有配给册,没有配给册就买不到米面油盐。”

  于是他们也纷纷逃往城市。于是不少人家便变卖家产,居家迁徙到武昌、金陵以及沪城等地来躲避战火。但是很快,面对时局的变化,他们又坐上了船,与大陆相隔数千里的南洋,成为了老财们最后的躲避战火之地。

  “还好,还算顺利,这两天就去把户口上了,然后,再去找个工作。”

  面对故友的询问,周昌仁无奈道。

  “这是临时身份纸,有效期只有15天,你们要在15天内到派出所去办理正式身份证,去之前要去照相馆拍照,知道吗?”

  当然也有人在一旁反对说他那点银子,人家压根就瞧不上。

  解释着,中介又说道,

  所以,在回答时,他们一家人自然是小心翼翼的如实回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