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4章 投机之徒(第二更,求订阅)_回到过去做财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4章投机之徒(第二更,求订阅)

  清晨。

  长安国王图书馆,南洋最大的图书馆。

  虽然是清晨,可是图书馆里已经来了不少人,这里不仅是南洋最大的图书馆,还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馆内不仅有大量新购的图书,还有军方从德国以及日本带回来的书籍。

  总之,到了这里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感受战胜国的胜利果实。

  程青松同样也来到了这里。

  三天前,接了那件差事后,如何突破种植园用地比例限制,就成了一件很头疼的事情,但想了各种办法都行不通。

  “不修硬化路面?”

  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像另一个世界英国,哪怕就是制造业衰退,仍然可以靠着国际金融中心赚个盆满钵满,这一点在港岛亦是如此。

  面对这块肥肉,李毅安要说不动心那是骗人的。可怎么成为一個金融中心呢?

  虽然是建筑工程师,但对于法律程青松倒也有一定的了解。

  “什么意思?”

  妈的,人还能让尿憋死。

  陈良说道。

  从法学区挑了几本书,程青松打算仔细研究一下南洋的法律,

  程青松就像脑洞大开似的拿出笔一一描绘着那些“职工宿舍”的周围环境,不过只是一会儿,他就绘制出了一个看起来颇为别致的小花园。

  “老板,你看,根据相关的法律“橡胶种植园内橡胶种植面积不得低于85%”,也就是说,住宅、宿舍以及道路和其它的附属建筑,都不得超过15%,从面积上来说,如果想在种植园里建房子,再加上交通用地,这么一点土地肯定不够用。从设计这个法令时,他们就在尽可能的限制其它人巧立名目,把农业用地变成商业用地。”

  对此陈良当然很清楚,要不然英国佬又怎么可能会把橡胶园卖给他,当然,这也和南洋的法律有直接关系——禁止外国公司和个人持有农业用地,不过在法律颁布后给了他们五年的过渡期,如果五年后还没有卖掉,政府就会以债券的方式赎回。

  普通法法系,就是所谓的“英美法系”,其实南洋没有采用大陆法系有一个深层的考虑,就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出于对历史的了解,李毅安很清楚未来世界上有三个国际金融中心,也就是伦敦、纽约以及港岛。

  而港岛为什么能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有一个说法是天然优势——成为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纽约和伦敦离得太近,但是因为地球是个球体,那么从另一个方向上看就离得太远,伦敦和纽约的两班人马没法覆盖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交易,所以在太平洋这一侧,需要一个支点,于是就选中了港岛。

  程青松随手画了几个方格。

  这是地理上的说法,其实也可以选择东京,但东京始终不是国际金融中心,其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