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明志(三)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里情况如何了。”

  侯大贵正在引军急行。

  前方不远,草木葱茏的乌龙山横亘于轻飘微雨,黛色隐约。绛州往东,先至翼城县,再从翼城县东出七十五里,即平阳府东南与泽州交界,而乌岭山是为界山。

  乌岭山南北走向,绵延甚广,但岭中修有通道,并不算难走。当侯大贵率领无俦营、靖和中营与一冲营开始翻山越岭,提前出发的飞捷左营、飞捷右营、长宁营、忠贯营及贺人极部五千马军早已进入了泽州境内。

  两日前,侯大贵在军议上正因山西的险恶局面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随军充任军师的穆公淳一语惊人,提出了破局之策。他的策略归结起来四个字——以退为进。

  顺军看穿了侯大贵军北上的意图,故而以袁宗第军提前设防,阻遏道路。众文武皆因思维定势,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迅速击破战斗力不俗的袁宗第军,穆公淳则说道:“袁宗第兵力不输我军,又挖壕立栅做好了相持准备,我军迎头而上强攻挂甲庄,是下策。”更道,“且挂甲庄背后闯贼主力未动,即便我军进展顺利,但挂甲庄防线稍有松动,必引得李闯大举救援,那时候我军牵制李闯的意图是达到了,怕就怕引火烧生,难以脱身。”

  侯大贵曾得穆公淳的指点取得汝宁府城围城战的胜利,对他十分尊重,一听他这么说,肃然站起,好言相询道:“穆先生觉得我军该怎么做?”

  穆公淳摇摇羽扇,顺着舆图在山西南部自西向东一划,道:“不去北面,去东面。”

  侯大贵惊讶道:“主公令我军去北面,而今却去东面,岂不是背、背......”

  “背道而驰?恐怕未必。”穆公淳半眯着眼说道,“贸然北上,尸骨无存。向东之举,看似退却,实则以退为进,比打挂甲庄更能牵制闯贼主力。”

  “何以见得?”侯大贵也走到舆图前,伸着脑袋,负手在后。

  “总管请看。”穆公淳羽扇轻点,“绛州向东,过乌岭山便是泽州。泽州向北,乃潞安府,向南,则是河南卫辉府。潞安、卫辉,什么地方?”

  侯大贵答道:“闯贼分兵,潞安府有刘忠,卫辉府有刘汝魁。”

  “是也,泽州地处潞安、卫辉之间,为咽喉要地。一旦我军进驻,这两地的联系就立刻被切断了。”

  “先生不打挂甲庄,要打这两处?”

  穆公淳道:“无论打挂甲庄还是潞安、卫辉,目的都只有一个,即是牵动太原闯贼主力,令其不敢轻动。刘忠、刘汝魁兵力相加,和袁宗第相当,但分在南北,各自为战,更好对付。”视线一滞,“此外进泽州,还有另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我军可与河南诸军会合。”穆公淳轻咳一声,“当前河南大势已定,仅一些土寇为乱,无需大股兵力坐镇。且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