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章 【诗人和导演深爱情书】(求订阅)_鳏夫的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章【诗人和导演深爱情书】(求订阅)

  授奖表彰大会结束,作为新人的林有成还和巴老单独交流了一下。

  很显然,巴老对于林有成说的一些话很有感触,相当认同。

  他非常欣赏林有成的那篇《嫌疑人X的献身》,因为在这个文学年代,太过新奇和特别了,也正是因为这份特别,巴老才会支持林有成的《嫌疑人X的献身》拿优秀中篇小说奖。

  要不是有评委主任巴老支持,只怕林有成这篇《嫌疑人X的献身》没准真的就会被无视。

  毕竟整个评委会除了主任委员巴老,还有两位副主任委员,其他十二位委员,对于林有成的《嫌疑人X的献身》这里面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巴老望着林有成,笑着说道:“你刚说得文学不能离开人民群众是很有道理,文学需要一定的艺术性,但同样也不能把艺术当作曲高和寡,现在人民群众都热爱文学,也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热爱,我们才更加应该要走进群众。”

  三分钟台上,三分钟台下,莫欺大佬不会讲话。

  面对德高望重的巴老,林有成自然是十分尊敬,也认真听着大佬讲话。

  “我们都是从人民中来的人民作家。”

  听见巴老这句话,林有成点了点头,十分认同。

  现在八十年代的作家的确是按照人民作家来培养的。

  要知道八十年代作家的成长、成名,基本上都是在期刊上发表作品的,期刊是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一个机构,按照这些机构的原本目的,要培养的是为人民写作的作家。

  杂志社的编辑部像所培养人民作家的学校,特别注意从来稿中发现人才,对人民群众中的业余作者、自然来稿都十分重视,甚至投稿连邮费都是编辑部付的,而且对文学新人的培养是尽心尽力,一点都不在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编辑部为作家审稿改稿,把作家请来,外地的还安排食宿,让他们专心专意地修改作品。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编辑部如此,而是一种制度安排与一种体系。

  巴老也只是对林有成的发言有感而发,转而笑着问道:“我们《收获》应该有给你寄约稿信吧?”

  林有成点了点头。

  “怎么选择《人民文学》,没有选择《收获》?”

  “你写的是人民文学,难道我们《收获》就不是给人民群众看的?”

  林有成听见巴老提约稿这件事,又听见巴老说这样的话,顿时倍感压力。

  不过好在巴老也只是笑着提了一句,又说道:“期待伱写出人民群众更爱看的小说。”

  林有成连连点头。

  虽然授奖大会结束,但是并没有这么块结束,对于这些获奖作者们的采访才刚刚开始。像《燕京日报》的记者就特意过来采访林有成这位风头正盛的新人作者。

  “林有成同志,恭喜你两部小说同时获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