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亿港元_重生大亨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银行兑换。”

  香江并没有中央银行,大部分换汇业务都是由准央行汇丰来进行,高盛虽然总部有不少美元,但不会承接这种交易,因为他们拿了一堆港元也没什么用,除非有新的投资机会。

  徐志道:“剩下的钱就由你们高盛代为投资,我要你们暗中收购长江实业和和黄集团的股票,比起上次的九龙仓收购,这个并不急,慢慢的收购就好。”

  高亚达点点头,问道:“那我们的目标是多少,具体这两个哪一个重要?”

  徐志道:“没有绝对的目标值,一直收购就行,越多越好,这两个之间以和黄为主,长江实业是新企业,股份仍然集中在几个大股东手中,想收购太多,几乎不可能。”

  高亚达想了想,又笑问:“和黄的市值已经超过15亿,徐生留下的钱并不多,不知道还需不需要再次杠杆?”

  徐志摇头道:“不需要,这次稳步收购就好,上次是投机,这次是投资。”

  高亚达道:“可是钱并不够,即使暗中收购的速度很慢,恐怕几个月的时间就用完了。”

  徐志笑道:“高生不要担心,如果到时候我还有其他的钱,会再汇过来的?”

  高亚达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动容,问:“徐生这似乎不像投资,莫非是想吞下和黄?”

  徐志摇头笑道:“高生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的钱加起来也买不到整个和黄10%的股份,更何况汇丰可是控制着和黄,不要说我,就是你们背后的高盛,恐怕也不愿意在香江和汇丰对上吧。”

  高亚达点点头道:“我只是奇怪为什么徐生只盯住了和黄,倒是我误会了。”

  徐志道:“其实理由很简单,和黄当年差点破产就是因为负债太多,现在韦理上台后大量出售旗下杂乱子公司套取现金,专攻自己熟悉的行业,而且汇丰既然收购了和黄,就不会再让它倒闭,光是能长期得到汇丰的最优利率贷款,就不知道能羡慕死多少公司了。

  再加上和黄拥有大量的土地储备,现在香江的房价又大幅度上涨,所以,我认为和黄在未来必然前途无量。”

  高亚达笑道:“徐生可真是眼光独到啊!没问题,这件事还是包在我们高盛的身上,我们一定会以最少的资金为徐生买到最多的股票。”

  “那祝我们未来合作愉快了!”徐志点头笑道:“还有一件事,我会出一份授权委托书,你们高盛替我在花旗银行开个账户,1000万美元兑换之后直接打入进去。”

  很多小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什么叫投资银行,什么叫商业银行。

  1933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天下,美国国会为了避免今后的经济混乱,将美国范围内所有的银行全部拆分出来: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

  该法律出台后,任何一家银行都必须选择其中一样而放弃另外一样。

  比如:

  摩根银行被拆成了****(商业银行)和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

  花旗银行和美国银行成为了专门的商业银行。

  所罗门兄弟和高盛就成了投资银行。

  直到1999年该法案才被废止。

  所以说在70-80-90年代,高盛是没有针对个人的银行卡业务的,钱根本没办法存在高盛,除非你让他去投资(只能投资,在美国商业交易是不能走投资银行的户头的)。

  高亚达点头道:“好的,我认识几个花钱银行的业务经理,这么大的存款估计他们能抢破头了。”

  徐志笑了笑,又道:“好,那祝我们未来合作愉快!”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