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进文吏_这个仙朝有点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想必也听说了朕安排工部建造学宫之事了吧?”秦昭淡淡道。

  “臣等听说了此事,此举实乃大夏之幸,苍生之福。”

  听到他说的是这件事,群臣纷纷忍不住松了口气。

  虽然建造学宫成本同样不低,但相比起那个劳民伤财,且不知效果的九州凝脉来说,学宫明显是利大于弊的。

  而且寻常人家几乎没什么学习条件,导致民间学堂在各方面都效率低下,成本高收益少。如果王朝能自己进行培养,无疑好处极多,优势明显。

  “嗯……”秦昭点了点头。

  然而,他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众人都有些变了脸色,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众卿也都知道,经过这次朝堂改制之后,看似相比于过去分工更加清晰明了,但其实空缺的位置反而更多了。尤其是基层官员数量,严重不足!”

  “陛下的意思是?”吏部右侍郎,楚怀瑾的铁杆嫡系严坤出言问道。

  “学宫好建,但想在短时间内培养人才却难。”秦昭沉声道,“所以朕准备先广招天下学子,来添补六部以及地方的空缺之位。至于其中具体的晋升路径,还需要各位进一步详细商讨。”

  话音落下,楚怀瑾倏然抬头,看向高居龙椅的当今圣上,秦昭。

  他听明白了,现在夏皇是不准备慢慢等这套官僚体系自然成型,而是准备往里面插人。

  其实这种举动他能理解。毕竟当今皇帝刚刚登基,根基不牢,需要培植铁杆来增加朝堂上的话语权。

  像晏青君、子非、余锐等人就是典型。

  但是,此事完全可以慢慢来啊。晏青君和子非绝非等闲之辈,前者世家子弟,在军队根基深厚;后者同样出身不凡,而且极有悟性。

  未来还有学宫中培养的大夏朝嫡系。

  等这些人成长起来以后,水到渠成岂不更好。

  “这么着急,他就不怕引起反噬吗?”此时楚怀瑾心中又是气闷又是惶恐。

  他当然明白,自己的立场与秦昭并不一致。

  二人隔阂早就有了,且不说之前李福困龙之事。单就以前,楚怀瑾是苛政极刑的铁杆支持者和主要推动者,秦昭的执政思路却非如此,这就是天然矛盾。

  甚至与前者相比,后面那些才是致命的。

  在官场上,私人恩怨不重要,理念是否一致才是核心,这是不容动摇的根基。

  所以,他也清楚的知道,早晚有一天自己会退出大夏的权力中心。但现在看,这一天来得恐怕比想象中要快得多,这也是他气闷的原因。

  而惶恐,则是他完全看不懂秦昭的操作。

  要知道,当官可没那么简单,不是说你塞个读过几年书的学生进来,就能把事情做好。

  未知总会让人恐惧,他现在已经不知道这个王朝未来走向如何了。

  或是在新皇手中重生,或是就此沉沦……

  但楚怀瑾却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